城鄉總供熱面積達到650萬平方米
灤平2015年投資3個億建設灤平第二供熱工程,實現城鄉結合部新增供熱面積400萬平方米,總供熱面積達650萬平方米。空氣水源的改良為京津筑牢生態環境的“保護網”。
今年1月3日,灤平縣制定了《灤平縣2015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實施方案》,是對2015年治理霧霾的一個全面的、系統的部署。將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嚴格控制燃煤污染;加快黃標車、老舊機動車淘汰進度,確保2015年底前淘汰全部“黃標車”;強化移動污染源綜合治理、大力治理揮發性有機廢氣、加大揚塵防治力度和全面加強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等作為今年的重點工作,目標任務分解,以表格形式呈現,一目了然,相關部門、鄉鎮可以“照表辦事”。具體到每個污染企業,可以努力實施精準治污。與此同時,建立了“日上報、周匯總、月督查、月通報,以月保年”的空氣質量管理機制。所謂“以月保年”,就是將2015年目標分解后,以月為起點,主要分析空氣質量變化情況,一旦上月空氣質量達不到既定目標,立即實施針對性措施,加強內源管控。同時,灤平縣大氣辦將建立每日信息上報、每周、每月通報制度,將部門和鄉鎮情況報送縣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縣政府與各鄉鎮政府、縣直責任部門和重點企業簽訂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將細顆粒物(PM2.5)控制目標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約束性指標,構建以空氣質量改善為核心的目標責任考核體系,考核結果作為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在下一步的環保工作中,作為“京津冀水源涵養功能區”的門戶,要守住生態紅線、排放總量、準入條件和標準這三條底線。通過這樣一些宏觀的預防措施,來規避在后面的發展中面臨的大氣污染突出問題。
該縣財政投資600萬購置灑水車、成立保潔隊伍重點負責紅旗統籌區的揚塵防控和治理;2015年縣財政投資300萬重點解決金山嶺旅游區及潮河流域農村垃圾無害處理。灤平發改、工信、國土、農業、住建、公安、商務、交運、城管、質監、組織、環保等部門及鄉鎮,按照職責分工,各負其責,協調聯動。下一步,將加大信息公開力度,及時公開執法信息,公開企業排污信息,保障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舉報權,使污染無處躲藏。近日,縣環保局組成三個監察組,通過聯合檢查、突擊檢查和夜查的方式出動執法人員140人次,檢查企業45家、車次67次,重點對國控重點企業、鐵選、熱力等重點行業進行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