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供暖牽涉千家萬戶,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暖心工程”。11月21日,省政協提案委員會將考察提案辦理落實情況的會議搬到了熱力公司,通過這種一線協商的方式,讓群眾溫暖過冬。
參加此次活動的陜西省政協常委、民革陜西省委副主委、西安浐灞生態區管委會副主任謝慧瑩在今年省兩會上提交了《關于加快推進集中供熱 “直管到戶”的提案》,在現場得到了相關部門的面對面答復。
在西安市熱力集團雁東供熱公司記者看到,換熱站、中控室的溫度、壓力等指示燈閃爍,工作人員正實時監測調控各換熱站的運行參數、管網壓力、流量。鍋爐主控室里,通過數字大屏可以清晰地看到,各供熱小區的供暖情況,熱源、管網、熱力站等實時數據全部呈現在調度中心大屏上。“目前入戶溫度是多少”“轄區老舊小區今年供暖情況怎么樣”……委員們一邊看一邊詢問。
謝慧瑩最關心的還是集中供熱“直管到戶”。此前,她調研發現,我省集中供熱面積約3.4億平方米,主要通過以燃氣為能源進行供熱。但目前燃氣價格不斷攀升,給供熱行業帶來了非常大的壓力。“一方面政府燃氣保障壓力增大,另一方面集中供熱企業成本倒掛、虧損運行。集中供熱‘直管到戶’是解決供熱矛盾的途徑。”
提案中她建議,按照“新建小區必須直管到戶,既有小區分步推進”的原則,實現我省集中供熱“直管到戶”全覆蓋。其中特別提到,對不符合條件的小區,由供熱主管部門提出改造要求和標準,牽頭落實改造資金,供熱企業進行改造,改造完成后由各方進行驗收,合格后供熱企業進行接管。明確建筑區劃紅線外的供熱設施屬于供熱企業,建筑區劃紅線內的公共供熱設施屬于全體業主,用戶閥門后至戶內的供熱設施屬于業主個人。
謝慧瑩建議,直管到戶后,建筑區劃紅線內公共供熱設施需要改造、更換的,可依法依規動用大修基金進行改造、更換;用戶閥門后至戶內的供熱設施需要維修的,供熱企業提供技術支持,費用由業主自行承擔。改造資金由供熱主管部門牽頭,按照“爭取財政資金,申請大修基金,供熱企業適當投入”的原則,落實改造資金。
根據省政府部門職能劃分,省住建廳積極探索推進集中供熱“直管到戶”工作。省住建廳二級巡視員魏龍表示,他們將指導各有關地市盡快制定出臺本地區集中供熱管理條例或辦法,規范集中供熱“直管到戶”推進工作程序和要求。新建小區實行直管到戶;既有小區,對于滿足條件的,要做好事項協商,并簽訂管理移交協議;對于條件不滿足的,要按照相關要求進行改造,合規后再按程序做好移交和管理工作。
省住建廳將探索建立完善改造支持政策,積極爭取財政資金,根據供熱設施權屬和改造責任,合理確定改造費用分擔,落實改造資金。指導各地建立綠色通道,簡化審批手續,壓縮時限、提高效率,確保改造工作順利完成。
參加此次活動的陜西省政協常委、民革陜西省委副主委、西安浐灞生態區管委會副主任謝慧瑩在今年省兩會上提交了《關于加快推進集中供熱 “直管到戶”的提案》,在現場得到了相關部門的面對面答復。
在西安市熱力集團雁東供熱公司記者看到,換熱站、中控室的溫度、壓力等指示燈閃爍,工作人員正實時監測調控各換熱站的運行參數、管網壓力、流量。鍋爐主控室里,通過數字大屏可以清晰地看到,各供熱小區的供暖情況,熱源、管網、熱力站等實時數據全部呈現在調度中心大屏上。“目前入戶溫度是多少”“轄區老舊小區今年供暖情況怎么樣”……委員們一邊看一邊詢問。
謝慧瑩最關心的還是集中供熱“直管到戶”。此前,她調研發現,我省集中供熱面積約3.4億平方米,主要通過以燃氣為能源進行供熱。但目前燃氣價格不斷攀升,給供熱行業帶來了非常大的壓力。“一方面政府燃氣保障壓力增大,另一方面集中供熱企業成本倒掛、虧損運行。集中供熱‘直管到戶’是解決供熱矛盾的途徑。”
提案中她建議,按照“新建小區必須直管到戶,既有小區分步推進”的原則,實現我省集中供熱“直管到戶”全覆蓋。其中特別提到,對不符合條件的小區,由供熱主管部門提出改造要求和標準,牽頭落實改造資金,供熱企業進行改造,改造完成后由各方進行驗收,合格后供熱企業進行接管。明確建筑區劃紅線外的供熱設施屬于供熱企業,建筑區劃紅線內的公共供熱設施屬于全體業主,用戶閥門后至戶內的供熱設施屬于業主個人。
謝慧瑩建議,直管到戶后,建筑區劃紅線內公共供熱設施需要改造、更換的,可依法依規動用大修基金進行改造、更換;用戶閥門后至戶內的供熱設施需要維修的,供熱企業提供技術支持,費用由業主自行承擔。改造資金由供熱主管部門牽頭,按照“爭取財政資金,申請大修基金,供熱企業適當投入”的原則,落實改造資金。
根據省政府部門職能劃分,省住建廳積極探索推進集中供熱“直管到戶”工作。省住建廳二級巡視員魏龍表示,他們將指導各有關地市盡快制定出臺本地區集中供熱管理條例或辦法,規范集中供熱“直管到戶”推進工作程序和要求。新建小區實行直管到戶;既有小區,對于滿足條件的,要做好事項協商,并簽訂管理移交協議;對于條件不滿足的,要按照相關要求進行改造,合規后再按程序做好移交和管理工作。
省住建廳將探索建立完善改造支持政策,積極爭取財政資金,根據供熱設施權屬和改造責任,合理確定改造費用分擔,落實改造資金。指導各地建立綠色通道,簡化審批手續,壓縮時限、提高效率,確保改造工作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