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底前所有供熱管網打壓試水
11月1日具備供熱條件 省會舉行熱力站開放日活動
2019-2020年度供暖季即將拉開帷幕。為進一步提高供熱服務質量,加強與熱用戶之間的溝通交流,市供熱管理中心10月19日至20日,在主城區開展了熱力站開放日暨標準化建設評比活動。活動期間,廣大市民可自行到主城四區及高新區的所有居民熱力站(換熱站、天然氣鍋爐房等)參觀,F場接受市民咨詢,聽取群眾建議,同時發放供熱滿意度調查問卷,評分結果作為熱力站標準化建設評比活動評選的依據之一。開放日活動結束后,將評出200個優秀熱力站在媒體公布。
從市供熱中心獲悉,2019-2020年度供暖季市供熱中心要求各供熱企業于2019年10月底之前完成所有供熱管網打壓試水工作,2019年11月1日具備供熱條件。
華電供熱集團
計劃11月10日達標試運行
在廣平熱力站門前,記者看到十幾位市民正在對自己關心的供熱問題進行咨詢。“我家供熱卡丟失了,怎么補辦?”“暖氣費網上繳費,怎么操作?”“采暖補貼如何申請?”……一個個問題接連不斷,熱力站工作人員耐心給市民進行著解答。
華電供熱集團橋西管理處供熱服務部主任李濤介紹說,廣平熱力站承擔著槐安路以南、新石中路以北、中華大街以西、維明大街以東區域內18萬平方米的供熱任務。談到該片區今年的供熱準備情況,李濤信心十足地告訴記者,“目前新石片區已基本具備供熱條件,管網檢修工作62項已全部完成,較好地完成了管網的‘冬病夏治’工作。26個自管站中,已有10個完成注水,剩余小區將在月底前完成注水。”
據華電供熱集團營銷客服部主任李揚介紹,隨著供暖期日益臨近,華電供熱集團加快推進各項工程施工進度,確保年度重點工程項目如期竣工,實現準時、安全、達標供熱目標。
其中,今年收官的“汽改水”工程,將在采暖季前完成556萬平方米建設任務,改造范圍北至華南路,南至槐北路,西至勝利街,東至華清街,計劃10月底完成改造;“三供一業”換熱站設施接收改造工程,今年計劃實施完成49個小區、103.05萬平方米的改造任務,目前棉三生活小區改造項目施工及小區內打壓試水基本完成,整體項目10月底前完成;2019年實施的“兩改”項目,涉及改造小區70個,改造面積498.05萬平方米,整體項目10月底前完成;實施“冬病夏治”,開展設備檢修,2019年檢修項目共計2233項。
針對即將到來的供暖季,華電供熱集團提早安排注水工作,根據各區域特點分別制定注水方案,整體于10月20日前具備冷態運行條件。同時,計劃11月6日前完成冷態循環,11月7日進行一次側、二次側管網升溫,11月10日達標試運行。如市政府有最新要求,將嚴格按照市政府要求執行。
國家電投東方能源熱力公司
著力解決老舊小區供熱問題
在位于湘江道59號的高新區一號熱力站,記者看到工作人員正在向市民發放《石家莊市熱力站開放日供熱滿意度調查問卷》。接到問卷的張女士認真在上面填寫了意見建議:“我家小區今年剛進行了‘串改并’,新管道第一年運行,希望給予更多關注,提前打壓試水。”
“今年,我們配合高新區供熱辦實施了大江山小區和管委會宿舍‘串改并’工作。目前大江山小區已經全部完成,管委會宿舍正在進行收尾工作,預計一號站10月23日具備充水試壓條件。”國家電投東方能源熱力公司熱網管理三部何子峰主任說。
“在做好‘規定動作’外,公司還將著力解決個別小區室溫不達標、投訴率高等問題作為重點工作之一。”國家電投東方能源熱力公司生技部主任單彥軍說,公司結合上個采暖季供熱情況,積極推進了老舊小區換熱站、小區二次管網改造工程,實施了8個2000年后建成的小區、44個2000年前建成的小區的管網改造以及更換工作;針對老舊小區單元閥門損壞關閉不嚴,易造成一處泄漏全小區停供的問題,實施完成了83個小區818個單元閥門以及二次網分段閥門的安裝以及更換工作;針對局部保溫破損的小區供熱管網,完成了56個老舊小區130余處的破損保溫管網更換工作,更換保溫長度近10000米;實施了102個換熱站站內設備標項檢修,26個換熱站循環泵更換為新型節能泵,板式換熱器清洗74臺套,91個換熱站數據遠傳以及自控改造,新華區域換熱總站制水系統改造等項目。值得一提的是,為提高供暖效果和質量,公司在高柱小區加裝了117臺噴射泵,從根本上解決該小區的供熱問題。
國家電投東方能源熱力公司所轄各小區熱力站現已具備注水條件,部分小區自10月10日起已開始注水,10月30日前將完成所有小區的注水打壓工作,確保11月1日具備啟動條件。同時,成立的10支運維隊伍和供熱搶險突擊隊,24小時待命隨時處置供熱過程中出現的急難險重的突發事件。
全市供熱準備工作基本就緒
“熱力站作為供、用熱系統的關鍵一環,是聯系供熱這一民生事業與廣大群眾的重要紐帶,其建設、管理成效直接影響供、用暖水平和質量,廣大群眾十分關注。”市供熱中心總工程師王宏偉說,“目前,主城區老舊供熱管網和供熱設施改造、‘冬病夏治’工作已告一段落。開放日活動是全市供熱從檢修到正式供暖的轉折點、動員令。”
王宏偉介紹,為做好2019-2020年度供熱工作,市供熱中心以加快實現“熱源清潔充足、熱網高效安全、服務優質全面、百姓用熱舒適”為目標,多措并舉,力促廣大群眾清潔取暖、溫暖過冬。
在補足熱源短板方面,市供熱中心積極推進廢熱入市工程建設。其中,進一步完善了西柏坡電廠廢熱入市項目,西嶺供熱公司首站新增8臺加熱器,供熱備用能力大幅提高;實現廢熱對瑞帕克、筑融、城投天啟等企業100萬平方米燃氣熱源進行替代,減少燃氣消耗800萬立方米,減少財政補貼約1000萬元;啟動上安電廠廢熱入市項目,實施對城區西郊1200萬平方米燃煤鍋爐熱源替代,將實現減煤25萬噸,上安管網與西郊孔寨能源站的連通工程預計于10月31日完成。
在提升熱源輸送能力方面,市供熱中心加快一次管網改造步伐。今年省住建廳下達石市一次管網改造計劃104.08公里,實際安排施工125公里,已完成改造123公里,超額完成任務,剩余工程于10月底全部完成具備供熱條件。
在提升終端供熱效能方面,市供熱中心繼續推進老舊小區供熱設施改造。今年省住建廳下達石市二次管網改造計劃295.86公里,實際安排實施改造394.79公里。計劃改造174個項目,202個小區(含三供一業改造小區),涉及1480.26萬平方米。目前已完成95%,各區正在組織督導施工的項目全部于10月底竣工,具備供熱條件。
11月1日具備供熱條件 省會舉行熱力站開放日活動
2019-2020年度供暖季即將拉開帷幕。為進一步提高供熱服務質量,加強與熱用戶之間的溝通交流,市供熱管理中心10月19日至20日,在主城區開展了熱力站開放日暨標準化建設評比活動。活動期間,廣大市民可自行到主城四區及高新區的所有居民熱力站(換熱站、天然氣鍋爐房等)參觀,F場接受市民咨詢,聽取群眾建議,同時發放供熱滿意度調查問卷,評分結果作為熱力站標準化建設評比活動評選的依據之一。開放日活動結束后,將評出200個優秀熱力站在媒體公布。
從市供熱中心獲悉,2019-2020年度供暖季市供熱中心要求各供熱企業于2019年10月底之前完成所有供熱管網打壓試水工作,2019年11月1日具備供熱條件。
華電供熱集團
計劃11月10日達標試運行
在廣平熱力站門前,記者看到十幾位市民正在對自己關心的供熱問題進行咨詢。“我家供熱卡丟失了,怎么補辦?”“暖氣費網上繳費,怎么操作?”“采暖補貼如何申請?”……一個個問題接連不斷,熱力站工作人員耐心給市民進行著解答。
華電供熱集團橋西管理處供熱服務部主任李濤介紹說,廣平熱力站承擔著槐安路以南、新石中路以北、中華大街以西、維明大街以東區域內18萬平方米的供熱任務。談到該片區今年的供熱準備情況,李濤信心十足地告訴記者,“目前新石片區已基本具備供熱條件,管網檢修工作62項已全部完成,較好地完成了管網的‘冬病夏治’工作。26個自管站中,已有10個完成注水,剩余小區將在月底前完成注水。”
據華電供熱集團營銷客服部主任李揚介紹,隨著供暖期日益臨近,華電供熱集團加快推進各項工程施工進度,確保年度重點工程項目如期竣工,實現準時、安全、達標供熱目標。
其中,今年收官的“汽改水”工程,將在采暖季前完成556萬平方米建設任務,改造范圍北至華南路,南至槐北路,西至勝利街,東至華清街,計劃10月底完成改造;“三供一業”換熱站設施接收改造工程,今年計劃實施完成49個小區、103.05萬平方米的改造任務,目前棉三生活小區改造項目施工及小區內打壓試水基本完成,整體項目10月底前完成;2019年實施的“兩改”項目,涉及改造小區70個,改造面積498.05萬平方米,整體項目10月底前完成;實施“冬病夏治”,開展設備檢修,2019年檢修項目共計2233項。
針對即將到來的供暖季,華電供熱集團提早安排注水工作,根據各區域特點分別制定注水方案,整體于10月20日前具備冷態運行條件。同時,計劃11月6日前完成冷態循環,11月7日進行一次側、二次側管網升溫,11月10日達標試運行。如市政府有最新要求,將嚴格按照市政府要求執行。
國家電投東方能源熱力公司
著力解決老舊小區供熱問題
在位于湘江道59號的高新區一號熱力站,記者看到工作人員正在向市民發放《石家莊市熱力站開放日供熱滿意度調查問卷》。接到問卷的張女士認真在上面填寫了意見建議:“我家小區今年剛進行了‘串改并’,新管道第一年運行,希望給予更多關注,提前打壓試水。”
“今年,我們配合高新區供熱辦實施了大江山小區和管委會宿舍‘串改并’工作。目前大江山小區已經全部完成,管委會宿舍正在進行收尾工作,預計一號站10月23日具備充水試壓條件。”國家電投東方能源熱力公司熱網管理三部何子峰主任說。
“在做好‘規定動作’外,公司還將著力解決個別小區室溫不達標、投訴率高等問題作為重點工作之一。”國家電投東方能源熱力公司生技部主任單彥軍說,公司結合上個采暖季供熱情況,積極推進了老舊小區換熱站、小區二次管網改造工程,實施了8個2000年后建成的小區、44個2000年前建成的小區的管網改造以及更換工作;針對老舊小區單元閥門損壞關閉不嚴,易造成一處泄漏全小區停供的問題,實施完成了83個小區818個單元閥門以及二次網分段閥門的安裝以及更換工作;針對局部保溫破損的小區供熱管網,完成了56個老舊小區130余處的破損保溫管網更換工作,更換保溫長度近10000米;實施了102個換熱站站內設備標項檢修,26個換熱站循環泵更換為新型節能泵,板式換熱器清洗74臺套,91個換熱站數據遠傳以及自控改造,新華區域換熱總站制水系統改造等項目。值得一提的是,為提高供暖效果和質量,公司在高柱小區加裝了117臺噴射泵,從根本上解決該小區的供熱問題。
國家電投東方能源熱力公司所轄各小區熱力站現已具備注水條件,部分小區自10月10日起已開始注水,10月30日前將完成所有小區的注水打壓工作,確保11月1日具備啟動條件。同時,成立的10支運維隊伍和供熱搶險突擊隊,24小時待命隨時處置供熱過程中出現的急難險重的突發事件。
全市供熱準備工作基本就緒
“熱力站作為供、用熱系統的關鍵一環,是聯系供熱這一民生事業與廣大群眾的重要紐帶,其建設、管理成效直接影響供、用暖水平和質量,廣大群眾十分關注。”市供熱中心總工程師王宏偉說,“目前,主城區老舊供熱管網和供熱設施改造、‘冬病夏治’工作已告一段落。開放日活動是全市供熱從檢修到正式供暖的轉折點、動員令。”
王宏偉介紹,為做好2019-2020年度供熱工作,市供熱中心以加快實現“熱源清潔充足、熱網高效安全、服務優質全面、百姓用熱舒適”為目標,多措并舉,力促廣大群眾清潔取暖、溫暖過冬。
在補足熱源短板方面,市供熱中心積極推進廢熱入市工程建設。其中,進一步完善了西柏坡電廠廢熱入市項目,西嶺供熱公司首站新增8臺加熱器,供熱備用能力大幅提高;實現廢熱對瑞帕克、筑融、城投天啟等企業100萬平方米燃氣熱源進行替代,減少燃氣消耗800萬立方米,減少財政補貼約1000萬元;啟動上安電廠廢熱入市項目,實施對城區西郊1200萬平方米燃煤鍋爐熱源替代,將實現減煤25萬噸,上安管網與西郊孔寨能源站的連通工程預計于10月31日完成。
在提升熱源輸送能力方面,市供熱中心加快一次管網改造步伐。今年省住建廳下達石市一次管網改造計劃104.08公里,實際安排施工125公里,已完成改造123公里,超額完成任務,剩余工程于10月底全部完成具備供熱條件。
在提升終端供熱效能方面,市供熱中心繼續推進老舊小區供熱設施改造。今年省住建廳下達石市二次管網改造計劃295.86公里,實際安排實施改造394.79公里。計劃改造174個項目,202個小區(含三供一業改造小區),涉及1480.26萬平方米。目前已完成95%,各區正在組織督導施工的項目全部于10月底竣工,具備供熱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