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降溫了,供熱又成了焦點。“我家穩穩的18℃,但家里穿棉服實在不舒服!”“咱們這18℃的供熱基準線是咋來的?這供熱標準就不能往上調一調嗎?”近日,“供暖服務幫幫團”欄目聽到居民諸多類似的聲音。對此,沈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采訪了供熱專家、沈陽黎明房產實業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馮德勇。
馮德勇介紹,目前,國家相關標準對居民室內采暖溫度做出了相應規定。《室內空氣質量標準》規定冬季采暖溫度16~24℃,相對濕度30%~60%。《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規定寒冷地區和嚴寒地區主要房間室內采暖設計溫度應采用18~24℃。因此,各省市供熱條例多選擇18℃做為供熱質量考核標準,且房屋內取暖設施設計選型也大多按18℃計算。
既然有如此跨度的溫度差距,為何偏偏就是18℃,就不能是20℃呢?對此,馮德勇介紹,對于長時間有人活動的房間,無論是住宅還是公共建筑,我國北方冬季采暖的室內設計最低溫度是16℃,一般不超過24℃。因此,在現有的經濟條件、建筑物節能狀況以及供熱設施供熱能力都具備的情況下,18℃能夠達到絕大多數人對取暖的基本要求,但多數人對此感到冷,且不舒服。
馮德勇介紹,國內外有關研究表明,絕大多數健康人衣著適宜且處于安靜狀態時,室內溫度在20℃會感到比較舒適,18℃時人體無明顯冷感,15℃會產生明顯的冷感,當溫度低于12℃時,80%坐著的人感到冷,活動著的人有20%以上感到冷,衛生學將12℃作為建筑熱環境的下限。
馮德勇介紹,目前,國家相關標準對居民室內采暖溫度做出了相應規定。《室內空氣質量標準》規定冬季采暖溫度16~24℃,相對濕度30%~60%。《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規定寒冷地區和嚴寒地區主要房間室內采暖設計溫度應采用18~24℃。因此,各省市供熱條例多選擇18℃做為供熱質量考核標準,且房屋內取暖設施設計選型也大多按18℃計算。
既然有如此跨度的溫度差距,為何偏偏就是18℃,就不能是20℃呢?對此,馮德勇介紹,對于長時間有人活動的房間,無論是住宅還是公共建筑,我國北方冬季采暖的室內設計最低溫度是16℃,一般不超過24℃。因此,在現有的經濟條件、建筑物節能狀況以及供熱設施供熱能力都具備的情況下,18℃能夠達到絕大多數人對取暖的基本要求,但多數人對此感到冷,且不舒服。
馮德勇介紹,國內外有關研究表明,絕大多數健康人衣著適宜且處于安靜狀態時,室內溫度在20℃會感到比較舒適,18℃時人體無明顯冷感,15℃會產生明顯的冷感,當溫度低于12℃時,80%坐著的人感到冷,活動著的人有20%以上感到冷,衛生學將12℃作為建筑熱環境的下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