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農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今年不僅搬進了新房子,還安上了暖氣,我感覺比城里還美!”日前,走進靈臺縣百里鎮川口村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安置點,村民王福壽告訴記者,今年他和村上其他搬遷戶一樣,都享受到了政府的惠民工程,安裝上了生物質炊事取暖爐。提起這項惠民工程,王福壽格外高興。
農村地區清潔取暖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舉措,也是關系廣大群眾生活的一項民生工程。今年以來,靈臺縣認真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按照“因地制宜、多能互補、循環利用、綠色發展”的工作思路,以建設生態宜居和美村莊為導向,以實現農村用能清潔化、村容村貌整潔化、農業生產綠色化為目標,積極申報實施了靈臺縣2023年農村綠色低碳村莊示范項目,示范推廣清潔采暖爐具63臺,引導群眾使用生物質燃料取暖,讓項目村群眾在“藍天白云”下溫暖過冬。
“以前我們村也有群眾家里用過燒碳的鍋爐,一個冬季得三四噸碳,感覺成本高,還要預防煤煙中毒,不干凈也不安全,今年我們村上安裝的生物質炊事采暖爐大家試用后都很滿意。”百里鎮川口村黨支部書記王鴻堂說。
今年在百里鎮實施的農村綠色低碳村莊示范項目,村民們都覺得是件非常好的事,除了干凈衛生外,老百姓最在意的還是經濟賬。幾位村民說,之前冬天取暖全靠生火爐子,一個取暖季光買煤就要花費幾千元,還凍得不行。
冬季取暖關系千家萬戶,為保障鄉村群眾溫暖過冬,真正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連日來,該縣圍繞采暖設備安全使用和日常管護等關鍵環節在農戶家“全面體檢”,扎實做好保供暖、保民生工作。
清潔取暖一頭牽著居民家庭的“溫度”,一頭連著藍天白云的“清潔度”,取暖方式的改變將有效減少污染物和溫室氣體排放,緩解長期燃煤取暖煙塵、爐渣等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解決冬季大氣污染問題,助力“能耗雙控”溫室氣體減排和“雙碳”目標的實現。
截至目前,該縣累計完成投資201.2萬元,抓建農村清潔能源綜合利用示范村4個,安裝太陽能路燈197盞、維修76盞,示范推廣裝生物質水暖爐173臺、水暖炕120鋪、“太陽能+”農村冬季清潔取暖設備30套,項目示范效應逐漸凸顯。
農村地區清潔取暖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舉措,也是關系廣大群眾生活的一項民生工程。今年以來,靈臺縣認真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按照“因地制宜、多能互補、循環利用、綠色發展”的工作思路,以建設生態宜居和美村莊為導向,以實現農村用能清潔化、村容村貌整潔化、農業生產綠色化為目標,積極申報實施了靈臺縣2023年農村綠色低碳村莊示范項目,示范推廣清潔采暖爐具63臺,引導群眾使用生物質燃料取暖,讓項目村群眾在“藍天白云”下溫暖過冬。
“以前我們村也有群眾家里用過燒碳的鍋爐,一個冬季得三四噸碳,感覺成本高,還要預防煤煙中毒,不干凈也不安全,今年我們村上安裝的生物質炊事采暖爐大家試用后都很滿意。”百里鎮川口村黨支部書記王鴻堂說。
今年在百里鎮實施的農村綠色低碳村莊示范項目,村民們都覺得是件非常好的事,除了干凈衛生外,老百姓最在意的還是經濟賬。幾位村民說,之前冬天取暖全靠生火爐子,一個取暖季光買煤就要花費幾千元,還凍得不行。
冬季取暖關系千家萬戶,為保障鄉村群眾溫暖過冬,真正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連日來,該縣圍繞采暖設備安全使用和日常管護等關鍵環節在農戶家“全面體檢”,扎實做好保供暖、保民生工作。
清潔取暖一頭牽著居民家庭的“溫度”,一頭連著藍天白云的“清潔度”,取暖方式的改變將有效減少污染物和溫室氣體排放,緩解長期燃煤取暖煙塵、爐渣等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解決冬季大氣污染問題,助力“能耗雙控”溫室氣體減排和“雙碳”目標的實現。
截至目前,該縣累計完成投資201.2萬元,抓建農村清潔能源綜合利用示范村4個,安裝太陽能路燈197盞、維修76盞,示范推廣裝生物質水暖爐173臺、水暖炕120鋪、“太陽能+”農村冬季清潔取暖設備30套,項目示范效應逐漸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