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過后,伴隨著強冷空氣的來襲,我國北方各地陸續進入供暖季。
冬季供暖關系到千家萬戶,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為支持居民供熱采暖,國家近期對部分地區的供熱企業在增值稅、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方面給予稅收優惠支持。根據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的政策公告,多項稅費政策延續執行至2027年供暖期結束。
“真金白銀”的稅收優惠能否第一時間從“紙上”落到企業“賬上”,助力供熱企業用暖流“跑”贏寒流?同時,在“雙碳”目標下,稅惠紅利能否成為供熱企業綠色轉型升級的東風,推動企業智慧供熱、清潔供熱?記者近日對山東省部分供熱企業進行了采訪。
高效供熱——“稅惠出臺,我們歡欣鼓舞”
供暖季啟動后,廣饒宏源熱力有限公司供熱站內機器轟鳴聲不絕于耳,工作人員24小時監測供回水溫度等運行參數,時刻做好調度、排氣工作,確保供熱總質量,讓居民度過“恒溫”冬季。
宏源熱力負責人徐世杰告訴記者,早在1個月前,該公司就未“冷”綢繆早早進入備戰倒計時狀態,全面進行維修調試、注水試壓。
“為了滿足居民的供熱需求,我們更新技術、改造設備,實現了由燃煤取暖向工業余熱供暖的轉變,企業產能提升15%左右。在此期間,稅務部門的支持是我們堅強的后盾。2022年以來,我們公司享受各項稅費優惠505萬元。”徐世杰說,“延續實施稅收優惠的政策出臺后,我們歡欣鼓舞!有了稅收支持,我們準備改造供熱主管網、換熱分站等,更好地保障居民供暖。”
記者了解到,針對供熱企業延續實施稅收優惠政策出臺后,山東省稅務部門組織服務隊趕赴供熱企業,落實政策、征詢需求、紓解困難。截至目前,全省稅務部門已為446戶供熱企業累計辦理“減、退、緩”稅3.26億元,用實打實的稅費紅利,助供暖企業擴能提效。
作為淄博市博山城區集中供熱唯一熱源,白楊河發電廠肩負著博山城區710萬平方米的供熱重任。
近年來,煤炭價格一路上揚,讓單純依靠火力供熱的華能山東發電有限公司白楊河發電廠供熱燃煤成本居高不下,加上對集散控制系統實施擴能改造,白楊河發電廠壓力倍增。
“新政策來得太及時了!”提起此次延續實施的稅收優惠,白楊河發電廠財務負責人周峰連連感嘆,“稅務部門高效審批,我們的減稅退稅資金快速到賬。僅電力、供熱企業減免城鎮土地使用稅這一項,我們今年就節省了221萬元,資金壓力明顯緩解。”
安全供熱——“減免稅全部用于設備維修更換”
“熱負荷值正常!”“進水溫度正常!”“無失水狀況!”在東營勝發熱力有限公司的供熱集中控制室,工作人員確認熱力站運行正常,拉開冬季供暖序幕。
勝發熱力主要負責東營市中西城老舊小區的供熱工作。由于原有換熱站使用年限已久,機組設備老化嚴重,存在供暖設計熱負荷偏高、供暖系統水力失調等問題,安全隱患增加。該公司亟待升級改造供暖設備,但資金短缺成了難題。
東營市東營區稅務部門服務隊在走訪問需中了解到企業難題,將相關稅費優惠政策打包推送給企業,并上門輔導企業享受政策紅利。僅居民采暖費收入免征增值稅這一項政策,該公司去年就獲得稅收優惠70余萬元。
“我們將減免稅全部用于換熱站的更新改造。改造后的換熱站整體布局更加合理,維護維修更加簡便,出現異常情況系統能第一時間報警,大大減少了安全隱患。”勝發熱力總經理李相東說。
據了解,為了保障居民溫暖過冬,很多供熱企業提早開展了供熱設備安全改造項目工程。稅務部門全程跟進項目建設進度,輔導企業享受政策紅利,及時為企業排憂解難。
在濟南熱電集團有限公司西部熱源分公司主控室內,班組人員緊盯屏幕,觀察鍋爐運行情況。主控室外,工作人員正對鍋爐進行巡檢。西部熱源分公司今年承擔供熱面積1140萬平方米,安全保障方面必須做到“萬無一失”。
“對供熱企業來說,保證爐排運行安全是重中之重,其中的傳動軸插銷承載著爐排與減速機的連接,是爐排運行的‘保險絲’。”濟南熱電集團有限公司西部熱源分公司負責人劉衍波介紹,該公司將今年前10個月享受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106萬元稅費優惠,用于研發鏈條爐排報警裝置,使得傳動軸插銷斷裂脫落快速響應率達到100%,故障處理時間從3小時降至10分鐘,保障供熱系統順暢運行。
智慧供熱——“稅惠助我們節能降碳向‘綠’行”
一直以來,供熱企業都被認為是碳排放“大戶”。為實現“雙碳”目標,近年來,山東供熱企業積極進行綠色低碳技術創新,稅收優惠政策為企業智慧供熱、清潔供熱提供了強大支持。
菏澤民生熱力有限公司是一家熱電聯產的綜合配套型供熱企業,年供熱能力達到1500萬平方米。自2018年環境保護稅開征以來,該公司累計享受環保稅減免29.95萬元。此次延續實施的稅收優惠政策出臺后,該公司預計在今冬供暖季可享受居民采暖費收入免征增值稅約1080萬元。該公司用好稅惠資金,開發應用的“循環流化床鍋爐+背壓式汽輪發電機組熱電聯產”項目,綜合脫硫效率不低于97%,同步實現了實時煙氣在線監測。
“在稅收支持下,我們綠色轉型升級成效顯著,產生的各類廢氣和固體廢物大幅度降低并得到充分利用,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排放濃度逐年下降。”民生熱力負責人閆正超說。
在山東省棗莊市市中區,全區供熱由AI智慧供熱調度指揮中心統一指揮,通過AI算法能夠自動對用熱質量不達標的用戶進行熱力調整,使供熱調節更精準、熱量分配更合理。棗莊市市中區熱力公司負責人張國峰告訴記者,該公司配備云數據室和AI智慧應急指揮會議室,對市中城區集中供熱各項數據進行實時監控。
張國峰介紹,該公司近年來享受增值稅留抵退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減免等優惠1059萬元。“稅收優惠政策延續實施,為企業帶來極大利好,我們將加快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
記者了解到,稅惠政策助力供熱企業綠色發展在齊魯大地上處處開花結果。東營華泰熱力有限責任公司今年享受增值稅留抵退稅1160萬元,有了資金保障,企業對鍋爐內部老化設備進行升級改造,預計今年供暖季將節約煤炭消耗2100余噸;廣饒宏源熱力有限公司利用減免稅費升級了工業余廢供暖技術,實現了“不燒一噸碳”的綠色供熱;東營海欣熱力供應有限公司將減免的近7500萬元稅費用于供熱系統低碳技術改造,實現供電標煤耗優于省平均值、供熱煤耗優于國家標準值的突破……
在稅惠支持下,供熱企業正向著安全高效、清潔低碳、智慧經濟的方向邁進,在節能降碳、守護藍天的同時,為居民溫暖過冬提供有力的保障。
冬季供暖關系到千家萬戶,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為支持居民供熱采暖,國家近期對部分地區的供熱企業在增值稅、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方面給予稅收優惠支持。根據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的政策公告,多項稅費政策延續執行至2027年供暖期結束。
“真金白銀”的稅收優惠能否第一時間從“紙上”落到企業“賬上”,助力供熱企業用暖流“跑”贏寒流?同時,在“雙碳”目標下,稅惠紅利能否成為供熱企業綠色轉型升級的東風,推動企業智慧供熱、清潔供熱?記者近日對山東省部分供熱企業進行了采訪。
高效供熱——“稅惠出臺,我們歡欣鼓舞”
供暖季啟動后,廣饒宏源熱力有限公司供熱站內機器轟鳴聲不絕于耳,工作人員24小時監測供回水溫度等運行參數,時刻做好調度、排氣工作,確保供熱總質量,讓居民度過“恒溫”冬季。
宏源熱力負責人徐世杰告訴記者,早在1個月前,該公司就未“冷”綢繆早早進入備戰倒計時狀態,全面進行維修調試、注水試壓。
“為了滿足居民的供熱需求,我們更新技術、改造設備,實現了由燃煤取暖向工業余熱供暖的轉變,企業產能提升15%左右。在此期間,稅務部門的支持是我們堅強的后盾。2022年以來,我們公司享受各項稅費優惠505萬元。”徐世杰說,“延續實施稅收優惠的政策出臺后,我們歡欣鼓舞!有了稅收支持,我們準備改造供熱主管網、換熱分站等,更好地保障居民供暖。”
記者了解到,針對供熱企業延續實施稅收優惠政策出臺后,山東省稅務部門組織服務隊趕赴供熱企業,落實政策、征詢需求、紓解困難。截至目前,全省稅務部門已為446戶供熱企業累計辦理“減、退、緩”稅3.26億元,用實打實的稅費紅利,助供暖企業擴能提效。
作為淄博市博山城區集中供熱唯一熱源,白楊河發電廠肩負著博山城區710萬平方米的供熱重任。
近年來,煤炭價格一路上揚,讓單純依靠火力供熱的華能山東發電有限公司白楊河發電廠供熱燃煤成本居高不下,加上對集散控制系統實施擴能改造,白楊河發電廠壓力倍增。
“新政策來得太及時了!”提起此次延續實施的稅收優惠,白楊河發電廠財務負責人周峰連連感嘆,“稅務部門高效審批,我們的減稅退稅資金快速到賬。僅電力、供熱企業減免城鎮土地使用稅這一項,我們今年就節省了221萬元,資金壓力明顯緩解。”
安全供熱——“減免稅全部用于設備維修更換”
“熱負荷值正常!”“進水溫度正常!”“無失水狀況!”在東營勝發熱力有限公司的供熱集中控制室,工作人員確認熱力站運行正常,拉開冬季供暖序幕。
勝發熱力主要負責東營市中西城老舊小區的供熱工作。由于原有換熱站使用年限已久,機組設備老化嚴重,存在供暖設計熱負荷偏高、供暖系統水力失調等問題,安全隱患增加。該公司亟待升級改造供暖設備,但資金短缺成了難題。
東營市東營區稅務部門服務隊在走訪問需中了解到企業難題,將相關稅費優惠政策打包推送給企業,并上門輔導企業享受政策紅利。僅居民采暖費收入免征增值稅這一項政策,該公司去年就獲得稅收優惠70余萬元。
“我們將減免稅全部用于換熱站的更新改造。改造后的換熱站整體布局更加合理,維護維修更加簡便,出現異常情況系統能第一時間報警,大大減少了安全隱患。”勝發熱力總經理李相東說。
據了解,為了保障居民溫暖過冬,很多供熱企業提早開展了供熱設備安全改造項目工程。稅務部門全程跟進項目建設進度,輔導企業享受政策紅利,及時為企業排憂解難。
在濟南熱電集團有限公司西部熱源分公司主控室內,班組人員緊盯屏幕,觀察鍋爐運行情況。主控室外,工作人員正對鍋爐進行巡檢。西部熱源分公司今年承擔供熱面積1140萬平方米,安全保障方面必須做到“萬無一失”。
“對供熱企業來說,保證爐排運行安全是重中之重,其中的傳動軸插銷承載著爐排與減速機的連接,是爐排運行的‘保險絲’。”濟南熱電集團有限公司西部熱源分公司負責人劉衍波介紹,該公司將今年前10個月享受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106萬元稅費優惠,用于研發鏈條爐排報警裝置,使得傳動軸插銷斷裂脫落快速響應率達到100%,故障處理時間從3小時降至10分鐘,保障供熱系統順暢運行。
智慧供熱——“稅惠助我們節能降碳向‘綠’行”
一直以來,供熱企業都被認為是碳排放“大戶”。為實現“雙碳”目標,近年來,山東供熱企業積極進行綠色低碳技術創新,稅收優惠政策為企業智慧供熱、清潔供熱提供了強大支持。
菏澤民生熱力有限公司是一家熱電聯產的綜合配套型供熱企業,年供熱能力達到1500萬平方米。自2018年環境保護稅開征以來,該公司累計享受環保稅減免29.95萬元。此次延續實施的稅收優惠政策出臺后,該公司預計在今冬供暖季可享受居民采暖費收入免征增值稅約1080萬元。該公司用好稅惠資金,開發應用的“循環流化床鍋爐+背壓式汽輪發電機組熱電聯產”項目,綜合脫硫效率不低于97%,同步實現了實時煙氣在線監測。
“在稅收支持下,我們綠色轉型升級成效顯著,產生的各類廢氣和固體廢物大幅度降低并得到充分利用,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排放濃度逐年下降。”民生熱力負責人閆正超說。
在山東省棗莊市市中區,全區供熱由AI智慧供熱調度指揮中心統一指揮,通過AI算法能夠自動對用熱質量不達標的用戶進行熱力調整,使供熱調節更精準、熱量分配更合理。棗莊市市中區熱力公司負責人張國峰告訴記者,該公司配備云數據室和AI智慧應急指揮會議室,對市中城區集中供熱各項數據進行實時監控。
張國峰介紹,該公司近年來享受增值稅留抵退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減免等優惠1059萬元。“稅收優惠政策延續實施,為企業帶來極大利好,我們將加快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
記者了解到,稅惠政策助力供熱企業綠色發展在齊魯大地上處處開花結果。東營華泰熱力有限責任公司今年享受增值稅留抵退稅1160萬元,有了資金保障,企業對鍋爐內部老化設備進行升級改造,預計今年供暖季將節約煤炭消耗2100余噸;廣饒宏源熱力有限公司利用減免稅費升級了工業余廢供暖技術,實現了“不燒一噸碳”的綠色供熱;東營海欣熱力供應有限公司將減免的近7500萬元稅費用于供熱系統低碳技術改造,實現供電標煤耗優于省平均值、供熱煤耗優于國家標準值的突破……
在稅惠支持下,供熱企業正向著安全高效、清潔低碳、智慧經濟的方向邁進,在節能降碳、守護藍天的同時,為居民溫暖過冬提供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