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國內首套由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66萬千瓦煤電機組耦合蒸汽熔鹽儲熱調峰、調頻示范項目在魏家峁煤電公司成功投運,填補了我國“熔鹽儲熱+熱水儲熱”輔助煤電調峰調頻的技術空白。
該項目依托中國華能重大科技項目“火電廠高溫蒸汽熔鹽儲熱技術開發與工程示范”以及內蒙古自治區2021年《基于火電廠高溫蒸汽或煙氣加熱儲熱的深度調峰關鍵技術研究》科技重大專項,由北方聯合電力有限責任公司組織,西安熱工研究院聯合西安交通大學等高校與科研院所共同研發,在魏家峁煤電公司實現了工程示范。該項目研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液固兩相蓄熱材料、低溫四元配方的新型熔鹽、儲放熱一體化、蒸汽儲熱梯級利用等系列裝置和關鍵技術,累計申請授權相關國際、國內專利20余項,申請行業標準1項。
該示范項目儲熱容量為8萬千瓦時,機組最低可調峰至20%額定負荷,負荷響應速率可增加0.5%額定負荷/分鐘以上,同步大幅度提升機組的調頻能力。每年可增加新能源消納電量6億千瓦時,節約燃煤18萬噸。從目前看該技術路線明顯擴大了熔鹽蓄熱的溫度范圍,降低了工程造價,單位造價的經濟性優于其他形式的儲能技術路線工程。

該項目依托中國華能重大科技項目“火電廠高溫蒸汽熔鹽儲熱技術開發與工程示范”以及內蒙古自治區2021年《基于火電廠高溫蒸汽或煙氣加熱儲熱的深度調峰關鍵技術研究》科技重大專項,由北方聯合電力有限責任公司組織,西安熱工研究院聯合西安交通大學等高校與科研院所共同研發,在魏家峁煤電公司實現了工程示范。該項目研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液固兩相蓄熱材料、低溫四元配方的新型熔鹽、儲放熱一體化、蒸汽儲熱梯級利用等系列裝置和關鍵技術,累計申請授權相關國際、國內專利20余項,申請行業標準1項。
該示范項目儲熱容量為8萬千瓦時,機組最低可調峰至20%額定負荷,負荷響應速率可增加0.5%額定負荷/分鐘以上,同步大幅度提升機組的調頻能力。每年可增加新能源消納電量6億千瓦時,節約燃煤18萬噸。從目前看該技術路線明顯擴大了熔鹽蓄熱的溫度范圍,降低了工程造價,單位造價的經濟性優于其他形式的儲能技術路線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