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及區域集中供熱是建設現代化城市的重要基礎設施,是節約能源,減少環境污染,保持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
《亳州市中心城區熱電聯產規劃(2020-2030)(修編)》(以下簡稱《聯產規劃》)印發,《聯產規劃》以《亳州市中心城區供熱工程專項規劃(2019—2030年)(修編)》《安徽省亳州市熱電聯產專項規劃(2013—2030年)》以及《亳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30 年)》(2018 年修改)為基礎,對管網及熱源點進行重新布局和規劃,提出亳州市中心城區熱電聯產規劃近期的裝機方案和遠期構想。
根據《聯產規劃》,中心城區加上古井鎮共劃分了六個供熱熱區,分期實施熱電聯產集中供熱,這有利于生態環境保護和增加人民群眾福祉。
提高城市集中供熱普及率
近年來,隨著亳州市中心城區以及古井產業園的快速發展,經濟規模的不斷擴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熱負荷需求量也隨之急劇增長。經濟要發展,工業必須要發展,更多的投資商注重當地的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供熱、供氣、供電,如果沒有集中供熱,只有上更多的燃煤、燃氣小鍋爐,加重了城市環境治理的難度。
原熱電聯產規劃發布已7年,原規劃的熱源點有的部分實施,有些沒有實施,現狀及發展熱負荷已發生很大變化,其中古井熱區古井貢酒釀酒生產智能化技術改造項目建設正在按計劃推進,用熱大幅增加,現有機組供熱能力已不能滿足產能擴充后的用熱需求。為促進亳州市經濟可持續發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更好地建設資源節約型、 環境友好型社會,滿足規劃區因發展建設而日益增長的用熱需求,改善亳州市中心城區投資環境,達到節約能源、環境保護和經濟效益的和諧統一,原熱電聯產規劃的修編迫在眉睫。近日,亳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亳州市中心城區熱電聯產規劃(2020-2030年)(修編)的通知》。
《聯產規劃》通過對亳州市中心城區現有能源利用狀況的調查,在現狀能源供應結構的基礎上,分析預測亳州市中心城區的熱負荷類型和分布,結合近期需要和未來的發展,突出重點,統一規劃,分步實施,提出亳州市中心城區熱電聯產規劃近期的裝機方案和遠期構想。通過熱電聯產規劃,構建新條件下亳州市中心城區的集中供熱框架,為實施熱電聯產、集中供熱制訂相關產業政策,提供專業技術支持,并提出改善供熱能源結構的規劃性建議。
《聯產規劃》編制的指導思想是,堅持節約能源和環境保護等基本國策,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有計劃地淘汰高污染、低效率的燃煤鍋爐,提高城市集中供熱的普及率;堅持“統一規劃、分步實施、以熱定電和適度規模”的原則,以供熱為主要任務,滿足城市居民生活、公共設施和工業廠礦對供熱的需要,結合近期和遠期熱負荷需求,分步實施,使熱電聯產規劃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堅持熱電廠、熱力網項目具備“三同時”的原則,即同時審批、同步建設和同步驗收投入使用等。
劃分六個供熱熱區
目前,我市中心城區集中供熱熱源點有瑞能熱電公司和國禎生物質電廠,供熱規模已不能滿足所有熱用戶需求,其它熱用戶均為自建小鍋爐滿足用熱需求,這種供熱局面已制約了地區的經濟發展。隨著古井貢酒股份有限公司釀酒生產智能化技術改造項目的推進,古井公司現狀供熱已不能滿足其發展用熱需求;同時,園區多臺分散小鍋爐等產能也面臨著逐步被淘汰的局面。因此,在規劃區加快集中供熱工程的建設,新建、擴建熱源點來滿足規劃區供熱需求,實施熱電聯產已迫在眉睫。
根據《亳州市中心城區供熱工程專項規劃(2019—2030 年)修編》,以及城市總體規劃中的土地利用規劃、產業布局規劃、道路交通規劃,亳州市中心城區地形地貌和用熱特性(用熱分布、用熱參數),結合集中供熱熱源位置與覆蓋能力,考慮供熱作用半徑的限制、交通運輸條件以及各區規劃實施進度的差異等情況,并便于熱力管網的建設、運行管理,經綜合分析比較后,對供熱區域進行劃分,對熱源進行規劃。
原熱電聯產規劃的中心熱區劃分為3個熱區,現根據《亳州市中心城區供熱工程專項規劃(2019-2030年)(修編)》調整為5個熱區。原渦北新城熱區更名為北部新城熱區,南部熱區分為譙城經濟開發區熱區、道東熱區、道西熱區。中心城區外還有1個古井熱區。
北部新城熱區位于繞城快速路以東,渦河以北,建安路以西區域,北一環路以南;譙城經濟開發區熱區位于北一環路以南,古井大道以東,宋湯河路以北,藥王大道以西區域;老城區熱區位于渦河以南、藥王大道以東、藥都大道以北,規劃用地約24.2平方公里;道西熱區位于京九西路以西、亳蕪大道以北,藥都大道以南,藥王大道以東區域,總用地42平方公里,遠期新增用地面積2平方公里;道東熱區位于亳州市區東南部,范圍北起藥都大道,南至亳蕪大道,東起木蘭大道,西至京九東路,規劃用地面積為27.56平方公里,遠期用地10.5平方公里;古井熱區位于亳州市中心城區外,位于亳州市中心城區北邊古井鎮,距離北一環路約8km。古井熱區包括安徽古井貢酒股份有限公司及古井鎮其它企業用熱。
《聯產規劃》明確近期熱源點為,道東分布式能源項目;國禎生物質電廠;瑞能電廠供給中心城區;古井產業園新建熱電廠。遠期熱源點為,道東分布式能源項目;瑞能電廠擴建兩臺天然氣蒸汽鍋爐;國禎生物質電廠剩余負荷;國禎生物質電廠擴建;古井產業園熱電廠。
在熱網規劃方面,集中供熱區域采用蒸汽熱網,供暖熱水和生活熱水通過汽-水換熱器獲得,換熱站由業主自行解決;蒸汽管道采用枝狀布置方式;敷設方式:市區以直埋為主,其余不影響市容的區域采用沿綠化帶低支架架空和管溝等敷設方式。
增加人民群眾福祉
《聯產規劃》指出,規劃實現后,采用熱電聯產集中供熱替代分散供熱,熱電聯產可實現能源的梯級利用,綜合效率遠高于分散供熱,節能減排效果顯著。采用熱電聯產集中供熱方式,污染物可得到集中治理,易于采取高效先進的污染物治理措施,使區域內大氣環境質量、水體環境、灰渣綜合治理的情況均有較大程度的改善。
《聯產規劃》指出,熱電聯產規劃實現后,城市環境有進一步改善,大氣質量將大大提高。污水排量減少,水質得到改善。煤炭消耗及運輸以及灰渣產生量均大大減少,同時大大減輕了揚塵和固廢污染。
熱電聯產規劃實施后,以容量大、效率高的燃煤熱電聯產機組替代分散的燃煤工業小鍋爐,能耗明顯降低,并且分散小鍋爐采用的排放標準低,而規劃熱電聯產機組由于能源利用效率高,并且集中采取了高效先進的污染物排放措施,排放標準要求高,污染物排放少,必然會減少規劃區域大氣污染物的排放總量,進一步減少由于分散燃煤供熱效率低下、污染嚴重而引起的環境污染。
熱電聯產規劃的燃煤供熱機組所排煙氣中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濃度擬按照超低排放要求執行,限值分別不高于10、35、50mg/m3,由于標準嚴格,熱電聯產機組均采取高效先進的污染治理措施,排放濃度可低于標準限值要求穩定達標排放。
由于熱電聯產能源利用率高,燃煤耗量較少,因此灰渣產生量也較少。熱電聯產減輕了灰渣運輸交通壓力,降低了燃煤和灰渣在運輸過程中泄漏及揚塵等污染,同時也降低了灰渣綜合利用的壓力。
熱電聯產機組技術先進,根據“雨污分流、清污分流、分質處理、一水多用”的原則建設給排水系統,各類廢、污水采用按質分類的方法進行處理達標后回用。熱電聯產規劃實施后,可大幅減少規劃熱區內污水排放總量,顯著改善區域內水環境質量。由于熱電聯產能源利用率高,燃煤耗量較少,因此熱電聯產機組碳排放可相應減少。燃煤熱電聯產實施后,各項污染排放量均明顯減少,具有顯著的環境效益。
熱電聯產規劃符合亳州市城市總體規劃,符合國家能源產業政策,并采用了各項切實可行的污染治理措施,做到增產減污,進一步削減區域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煙塵排放,可有力促進亳州市中心城區乃至亳州市區域環境空氣質量改善。減少水污染和灰渣排放,節約大量煤炭資源,改善生態環境,助力亳州市建設宜居新環境。
同時,實現熱電聯產規劃后,可節約城市用地,有利于城市總體規劃,對美化市容環境、創建文明城市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實施熱電聯產規劃后,隨著居民生活用熱的不斷增加,人民生活也將得到改善。企業生產力得到保障,從而促進經濟發展,又帶動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形成良性循環,最終顯著提升區域內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社會凝聚力,增加人民福祉,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
《亳州市中心城區熱電聯產規劃(2020-2030)(修編)》(以下簡稱《聯產規劃》)印發,《聯產規劃》以《亳州市中心城區供熱工程專項規劃(2019—2030年)(修編)》《安徽省亳州市熱電聯產專項規劃(2013—2030年)》以及《亳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30 年)》(2018 年修改)為基礎,對管網及熱源點進行重新布局和規劃,提出亳州市中心城區熱電聯產規劃近期的裝機方案和遠期構想。
根據《聯產規劃》,中心城區加上古井鎮共劃分了六個供熱熱區,分期實施熱電聯產集中供熱,這有利于生態環境保護和增加人民群眾福祉。
提高城市集中供熱普及率
近年來,隨著亳州市中心城區以及古井產業園的快速發展,經濟規模的不斷擴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熱負荷需求量也隨之急劇增長。經濟要發展,工業必須要發展,更多的投資商注重當地的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供熱、供氣、供電,如果沒有集中供熱,只有上更多的燃煤、燃氣小鍋爐,加重了城市環境治理的難度。
原熱電聯產規劃發布已7年,原規劃的熱源點有的部分實施,有些沒有實施,現狀及發展熱負荷已發生很大變化,其中古井熱區古井貢酒釀酒生產智能化技術改造項目建設正在按計劃推進,用熱大幅增加,現有機組供熱能力已不能滿足產能擴充后的用熱需求。為促進亳州市經濟可持續發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更好地建設資源節約型、 環境友好型社會,滿足規劃區因發展建設而日益增長的用熱需求,改善亳州市中心城區投資環境,達到節約能源、環境保護和經濟效益的和諧統一,原熱電聯產規劃的修編迫在眉睫。近日,亳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亳州市中心城區熱電聯產規劃(2020-2030年)(修編)的通知》。
《聯產規劃》通過對亳州市中心城區現有能源利用狀況的調查,在現狀能源供應結構的基礎上,分析預測亳州市中心城區的熱負荷類型和分布,結合近期需要和未來的發展,突出重點,統一規劃,分步實施,提出亳州市中心城區熱電聯產規劃近期的裝機方案和遠期構想。通過熱電聯產規劃,構建新條件下亳州市中心城區的集中供熱框架,為實施熱電聯產、集中供熱制訂相關產業政策,提供專業技術支持,并提出改善供熱能源結構的規劃性建議。
《聯產規劃》編制的指導思想是,堅持節約能源和環境保護等基本國策,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有計劃地淘汰高污染、低效率的燃煤鍋爐,提高城市集中供熱的普及率;堅持“統一規劃、分步實施、以熱定電和適度規模”的原則,以供熱為主要任務,滿足城市居民生活、公共設施和工業廠礦對供熱的需要,結合近期和遠期熱負荷需求,分步實施,使熱電聯產規劃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堅持熱電廠、熱力網項目具備“三同時”的原則,即同時審批、同步建設和同步驗收投入使用等。
劃分六個供熱熱區
目前,我市中心城區集中供熱熱源點有瑞能熱電公司和國禎生物質電廠,供熱規模已不能滿足所有熱用戶需求,其它熱用戶均為自建小鍋爐滿足用熱需求,這種供熱局面已制約了地區的經濟發展。隨著古井貢酒股份有限公司釀酒生產智能化技術改造項目的推進,古井公司現狀供熱已不能滿足其發展用熱需求;同時,園區多臺分散小鍋爐等產能也面臨著逐步被淘汰的局面。因此,在規劃區加快集中供熱工程的建設,新建、擴建熱源點來滿足規劃區供熱需求,實施熱電聯產已迫在眉睫。
根據《亳州市中心城區供熱工程專項規劃(2019—2030 年)修編》,以及城市總體規劃中的土地利用規劃、產業布局規劃、道路交通規劃,亳州市中心城區地形地貌和用熱特性(用熱分布、用熱參數),結合集中供熱熱源位置與覆蓋能力,考慮供熱作用半徑的限制、交通運輸條件以及各區規劃實施進度的差異等情況,并便于熱力管網的建設、運行管理,經綜合分析比較后,對供熱區域進行劃分,對熱源進行規劃。
原熱電聯產規劃的中心熱區劃分為3個熱區,現根據《亳州市中心城區供熱工程專項規劃(2019-2030年)(修編)》調整為5個熱區。原渦北新城熱區更名為北部新城熱區,南部熱區分為譙城經濟開發區熱區、道東熱區、道西熱區。中心城區外還有1個古井熱區。
北部新城熱區位于繞城快速路以東,渦河以北,建安路以西區域,北一環路以南;譙城經濟開發區熱區位于北一環路以南,古井大道以東,宋湯河路以北,藥王大道以西區域;老城區熱區位于渦河以南、藥王大道以東、藥都大道以北,規劃用地約24.2平方公里;道西熱區位于京九西路以西、亳蕪大道以北,藥都大道以南,藥王大道以東區域,總用地42平方公里,遠期新增用地面積2平方公里;道東熱區位于亳州市區東南部,范圍北起藥都大道,南至亳蕪大道,東起木蘭大道,西至京九東路,規劃用地面積為27.56平方公里,遠期用地10.5平方公里;古井熱區位于亳州市中心城區外,位于亳州市中心城區北邊古井鎮,距離北一環路約8km。古井熱區包括安徽古井貢酒股份有限公司及古井鎮其它企業用熱。
《聯產規劃》明確近期熱源點為,道東分布式能源項目;國禎生物質電廠;瑞能電廠供給中心城區;古井產業園新建熱電廠。遠期熱源點為,道東分布式能源項目;瑞能電廠擴建兩臺天然氣蒸汽鍋爐;國禎生物質電廠剩余負荷;國禎生物質電廠擴建;古井產業園熱電廠。
在熱網規劃方面,集中供熱區域采用蒸汽熱網,供暖熱水和生活熱水通過汽-水換熱器獲得,換熱站由業主自行解決;蒸汽管道采用枝狀布置方式;敷設方式:市區以直埋為主,其余不影響市容的區域采用沿綠化帶低支架架空和管溝等敷設方式。
增加人民群眾福祉
《聯產規劃》指出,規劃實現后,采用熱電聯產集中供熱替代分散供熱,熱電聯產可實現能源的梯級利用,綜合效率遠高于分散供熱,節能減排效果顯著。采用熱電聯產集中供熱方式,污染物可得到集中治理,易于采取高效先進的污染物治理措施,使區域內大氣環境質量、水體環境、灰渣綜合治理的情況均有較大程度的改善。
《聯產規劃》指出,熱電聯產規劃實現后,城市環境有進一步改善,大氣質量將大大提高。污水排量減少,水質得到改善。煤炭消耗及運輸以及灰渣產生量均大大減少,同時大大減輕了揚塵和固廢污染。
熱電聯產規劃實施后,以容量大、效率高的燃煤熱電聯產機組替代分散的燃煤工業小鍋爐,能耗明顯降低,并且分散小鍋爐采用的排放標準低,而規劃熱電聯產機組由于能源利用效率高,并且集中采取了高效先進的污染物排放措施,排放標準要求高,污染物排放少,必然會減少規劃區域大氣污染物的排放總量,進一步減少由于分散燃煤供熱效率低下、污染嚴重而引起的環境污染。
熱電聯產規劃的燃煤供熱機組所排煙氣中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濃度擬按照超低排放要求執行,限值分別不高于10、35、50mg/m3,由于標準嚴格,熱電聯產機組均采取高效先進的污染治理措施,排放濃度可低于標準限值要求穩定達標排放。
由于熱電聯產能源利用率高,燃煤耗量較少,因此灰渣產生量也較少。熱電聯產減輕了灰渣運輸交通壓力,降低了燃煤和灰渣在運輸過程中泄漏及揚塵等污染,同時也降低了灰渣綜合利用的壓力。
熱電聯產機組技術先進,根據“雨污分流、清污分流、分質處理、一水多用”的原則建設給排水系統,各類廢、污水采用按質分類的方法進行處理達標后回用。熱電聯產規劃實施后,可大幅減少規劃熱區內污水排放總量,顯著改善區域內水環境質量。由于熱電聯產能源利用率高,燃煤耗量較少,因此熱電聯產機組碳排放可相應減少。燃煤熱電聯產實施后,各項污染排放量均明顯減少,具有顯著的環境效益。
熱電聯產規劃符合亳州市城市總體規劃,符合國家能源產業政策,并采用了各項切實可行的污染治理措施,做到增產減污,進一步削減區域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煙塵排放,可有力促進亳州市中心城區乃至亳州市區域環境空氣質量改善。減少水污染和灰渣排放,節約大量煤炭資源,改善生態環境,助力亳州市建設宜居新環境。
同時,實現熱電聯產規劃后,可節約城市用地,有利于城市總體規劃,對美化市容環境、創建文明城市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實施熱電聯產規劃后,隨著居民生活用熱的不斷增加,人民生活也將得到改善。企業生產力得到保障,從而促進經濟發展,又帶動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形成良性循環,最終顯著提升區域內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社會凝聚力,增加人民福祉,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