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第三方室溫檢測標準的出臺、供暖合同標準的制定,如今老百姓在采暖期的各項保障措施越來越細化,越來越能落到實處了。在此基礎上,采暖行業開始著力推進另一項與居室采暖密切相關的標準制定,即居室供暖水質標準。而在此之前,人們似乎對于供暖水質對于居室采暖能效的各種影響還知之甚少。
散熱器市場發展迅速凸顯供暖水質技術落后
中國最傳統的暖器鑄鐵散熱器有將近一百多年的歷史。在計劃經濟時代,入戶的散熱器是由國家統一配給的,算是一種福利,人們沒有選擇的余地。這種暖器雖然看上去不美觀,但卻有一個非常突出的優點,即不管水質好壞,它都不容易被侵蝕,耐用性極強。
以鋼制和鋁制的散熱器為例,鋼制的散熱器要求供暖水質必須是堿性的,含氧量要低,但是在集中供熱的環境下,這樣的水質要求很難保證。同樣,新型的鋁制散熱器雖然產品本身有很多優點,但是必須要求獨立使用,如果同社區的供暖系統一結合,就會顯得水土不服,極易被腐蝕以至于出現各種使用問題。
現在城市集中供暖系統里,熱源系統大約有以下幾種。一種是大的熱力網,北京市熱力公司,它把高溫高壓的水輸經過熱交換站輸送到各個社區的樓里面,一般像這種情況下的水質比較好,能夠做到管理很科學,也能夠實現國家對水質規定的要求,使用起來相對比較放心。還有一種熱源是一些小區的獨立鍋爐房,這樣的供熱系統水質往往不好保證,而且往往供暖季結束就把水放空,供熱系統的保養成了問題。現在有些老百姓家的鑄鐵暖氣片上跑風,有些家甚至拿暖氣片里面的水自己用,供暖系統缺水后只好用未經處理的自來水補水,這樣的水質也很難保證。因此,消費者在選購散熱器的時候就必須要注意,選購的散熱器必須要和自家的采暖系統相匹配。在選購散熱器之前,需要了解一下小區的供暖系統和水質情況,可以將所在社區的水質情況提供給廠家,根據具體供熱環境選擇散熱器。
不排除散熱器廠家為水質問題背黑鍋
我們都知道,一旦散熱器出現質量問題,其帶來的后果是非常嚴重的,往往會為用戶帶來很大的財產損失,甚至還會波及到左鄰右舍甚至更多家庭。在遇到這種事情的時候,消費者通常首先想到的是散熱器的質量不過關,而往往忽略了自己選購、安裝散熱器不當等原因。在散熱器的零售市場上,這樣的情況是非常多見的,尤其是在集中供暖的小區、公寓樓里改裝散熱器。為什么改裝散熱器非常容易出現諸如供熱效果差或暖氣管漏水的問題。
所以,一旦散熱器出現漏水問題,除去產品本身的質量問題,還有可能是以下幾個原因:第一個原因就是水質不良,即水質沒有達到國家規定的技術指標;第二,在用戶更換散熱器的時候,廠家促銷員沒有講明散熱器不要混裝但是用戶的確混裝了,混裝非常容易出現問題;第三,散熱器在安裝的過程中存在安裝不當的問題。
供暖水質國家標準或將明年出臺
目前我國冬季供暖地區的建筑大多都是開放式供暖,只有少部分社區是封閉式的供暖設計,開放式供暖系統容易造成對散熱器的腐蝕。以北京地區為例,北京市通常是每年11月15號供氣,到了第二年3月15日供暖季結束,就會把散熱系統中的水放掉,實際上,放完水之后的散熱器管道里存有大量的氧,再加上管道中潮濕的環境,在長達8個月的非供暖季里一直對管道造成腐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