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下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政策例行吹風會,解讀《關于加快推進地熱能開發利用的指導意見》。新黃河記者從會上獲悉,《指導意見》明確了地熱能“一基地兩示范”“四類示范工程”等發展路徑。
“一基地兩示范”區域發展布局,是結合各市地熱資源分布特點以及開發實際,綜合考慮產業成熟度、資源匹配度、需求迫切度等因素,科學論證后提出的發展定位,目的在于更好推動地熱能開發利用空間布局與產業布局的有機整合。
魯西北地熱能綜合開發利用示范基地,包括濟南、淄博、東營、德州、聊城、濱州等市。該區域地熱賦存最為富集,開發利用程度也相對較高。應充分發揮現有資源、技術和規模優勢,進一步推進地熱能在供暖(制冷)、種植養殖等領域示范應用,帶動相關配套產業發展,形成集勘查評價、技術研發、裝備制造、工程建設、運維管理等于一體的產業體系,打造應用廣泛、產業配套的地熱能綜合開發利用示范基地。
魯南地熱能清潔供暖示范區,包括棗莊、濟寧、泰安、日照、臨沂、菏澤等市。該區域地熱資源較為豐富,人口較為密集、供暖需求量大。應圍繞清潔取暖這一重點任務,因地制宜創新開發模式,加快推動地熱能在民生供暖領域應用,建設一批地熱能清潔供暖樣板社區和村鎮,打造清潔低碳、普惠民生的地熱能清潔供暖示范區。
魯東地熱能特色融合示范區,包括青島、煙臺、濰坊、威海等市。該區域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地熱資源品質好,但地熱資源呈帶狀零星分布,開發潛力有限。應發揮地方產業經濟優勢,以促進產業融合發展為方向,開展地熱能與農業、工商業等產業的綜合利用,打造環境優美、多元利用的地熱能特色融合示范區。
為了讓地熱能真正“熱”起來,山東省能源局結合地熱資源特點,進一步明確了打造四類示范工程,充分發揮示范帶動效應,以點帶面促進地熱能發展。
山東將打造地“熱能+”多能互補示范工程。地熱能穩定可靠,不受季節變化和天氣影響,通過綜合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手段,可以與太陽能、風能實現充分耦合,彌補風光的周期波動性,也可以與天然氣、空氣能等供暖方式相互結合、互為補充,有效滿足居民清潔取暖需求。
同時,打造地熱能供暖“低碳社區”示范工程。地熱能供暖具有清潔環保、安全可靠的優勢,且相比于天然氣供暖、電供暖更具有經濟性,是推進清潔取暖、實現散煤替代的重要方式。鼓勵城鎮社區優先利用地熱能集中供暖制冷,可以探索出一條經濟可行、綠色低碳的清潔供暖新路徑。
此外,打造地熱能服務鄉村振興示范工程。由于地熱能的溫度與溫室種植、人工養殖孵化以及食品烘干加工等工藝過程所需溫度接近,在農業生產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支持地熱能與高效現代農業、漁業、養殖業和食品加工業等融合發展,可以有效拉動農村經濟增長,促進鄉村振興戰略落地實施。
打造地熱能綠色礦山示范工程。地熱資源雖然開發潛力巨大,但也不能無序過度開采,尤其是不能破壞生態環境,按照礦區環境生態化、開采方式科學化、資源利用高效化、管理信息數字化和礦區社區和諧化的總體要求,積極推進地熱能綠色礦山創建工作,能夠實現資源開發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相統一。
為推進上述四類示范工程建設,山東將通過財政補貼等形式,研究建設100口地熱井,加強示范引領和技術支撐。
“一基地兩示范”區域發展布局,是結合各市地熱資源分布特點以及開發實際,綜合考慮產業成熟度、資源匹配度、需求迫切度等因素,科學論證后提出的發展定位,目的在于更好推動地熱能開發利用空間布局與產業布局的有機整合。
魯西北地熱能綜合開發利用示范基地,包括濟南、淄博、東營、德州、聊城、濱州等市。該區域地熱賦存最為富集,開發利用程度也相對較高。應充分發揮現有資源、技術和規模優勢,進一步推進地熱能在供暖(制冷)、種植養殖等領域示范應用,帶動相關配套產業發展,形成集勘查評價、技術研發、裝備制造、工程建設、運維管理等于一體的產業體系,打造應用廣泛、產業配套的地熱能綜合開發利用示范基地。
魯南地熱能清潔供暖示范區,包括棗莊、濟寧、泰安、日照、臨沂、菏澤等市。該區域地熱資源較為豐富,人口較為密集、供暖需求量大。應圍繞清潔取暖這一重點任務,因地制宜創新開發模式,加快推動地熱能在民生供暖領域應用,建設一批地熱能清潔供暖樣板社區和村鎮,打造清潔低碳、普惠民生的地熱能清潔供暖示范區。
魯東地熱能特色融合示范區,包括青島、煙臺、濰坊、威海等市。該區域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地熱資源品質好,但地熱資源呈帶狀零星分布,開發潛力有限。應發揮地方產業經濟優勢,以促進產業融合發展為方向,開展地熱能與農業、工商業等產業的綜合利用,打造環境優美、多元利用的地熱能特色融合示范區。
為了讓地熱能真正“熱”起來,山東省能源局結合地熱資源特點,進一步明確了打造四類示范工程,充分發揮示范帶動效應,以點帶面促進地熱能發展。
山東將打造地“熱能+”多能互補示范工程。地熱能穩定可靠,不受季節變化和天氣影響,通過綜合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手段,可以與太陽能、風能實現充分耦合,彌補風光的周期波動性,也可以與天然氣、空氣能等供暖方式相互結合、互為補充,有效滿足居民清潔取暖需求。
同時,打造地熱能供暖“低碳社區”示范工程。地熱能供暖具有清潔環保、安全可靠的優勢,且相比于天然氣供暖、電供暖更具有經濟性,是推進清潔取暖、實現散煤替代的重要方式。鼓勵城鎮社區優先利用地熱能集中供暖制冷,可以探索出一條經濟可行、綠色低碳的清潔供暖新路徑。
此外,打造地熱能服務鄉村振興示范工程。由于地熱能的溫度與溫室種植、人工養殖孵化以及食品烘干加工等工藝過程所需溫度接近,在農業生產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支持地熱能與高效現代農業、漁業、養殖業和食品加工業等融合發展,可以有效拉動農村經濟增長,促進鄉村振興戰略落地實施。
打造地熱能綠色礦山示范工程。地熱資源雖然開發潛力巨大,但也不能無序過度開采,尤其是不能破壞生態環境,按照礦區環境生態化、開采方式科學化、資源利用高效化、管理信息數字化和礦區社區和諧化的總體要求,積極推進地熱能綠色礦山創建工作,能夠實現資源開發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相統一。
為推進上述四類示范工程建設,山東將通過財政補貼等形式,研究建設100口地熱井,加強示范引領和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