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潔取暖工程是打贏藍天保衛戰的重要舉措,也是一項關系廣大群眾生活的民生工程。今年以來,肥城市推廣使用綠色清潔能源,讓更多農村群眾在“藍天白云”下溫暖過冬。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關于大氣污染防治和清潔取暖工作部署,推動能源清潔低碳高效利用,肥城市老城街道從群眾最直接、最關切的民生實事入手,積極對上爭取,扎實推進冬季清潔取暖工作,實現居民居住環境和生活質量的雙提升。
據了解,2023年度,老城街道清潔取暖工作共爭取780戶集中供熱項目和727戶氣代煤項目,自8月份以來,嚴把時間節點,加快實施“氣代煤”取暖設備安裝。
“截至目前,集中供熱項目已基本完成,取暖設備的安裝工作已進入收尾階段,村民即將告別傳統的燃煤取暖方式,進入清潔取暖時代。”肥城市老城街道黨工委書記王宜強介紹說。
自清潔取暖工作開展以來,老城街道本著一村一策、一戶一策,科學合理確定改造方式,循序漸進統籌推動清潔取暖改造。2021年度完成4873戶清潔取暖改造,2022年度完成了820戶清潔取暖改造,2023年度的清潔取暖改造任務也在加緊收尾中。
冬季供熱是關乎民生冷暖的大事。肥城市儀陽街道把集中供暖作為重要的民生實事來抓,全力推進轄區集中供暖改造項目,確保群眾溫暖過冬,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在儀陽街道石塢社區,供熱公司工作人員正在進行設備調試工作。據了解,石塢社區為石東、石西、石北和張袁村4個搬遷村安置區,共有2600余戶、8900余名群眾。
為了幫助群眾實現集中供暖,街道積極對接有關部門協調換熱站、供熱管網建設問題,從管道鋪設方式、供熱運營模式、用暖費用收取、后期用暖服務等方面征求群眾意見,大大提升了廣大用暖群眾的參與度。
“我們去年進行了供熱管道的鋪設和加壓站的修建,目前已經有86%戶(群眾)鋪設暖氣片,今年全部都能夠通上暖,(讓群眾)有一種幸福感。”儀陽街道張袁村黨支部書記李玉友介紹說。
目前,石塢社區已建成換熱站3個,在建1個,投資600萬元。鋪設熱力管道3000余米,投資360萬元。張袁、石北換熱站已投入使用,石東、石西換熱站將在供暖前投入使用,今年冬天,社區所有群眾都能實現集中供暖。
“以前冬天取暖的時候開空調,現在村里有集體供暖這個項目了,今年可以暖暖和和的過個冬天了,我很高興。”張袁村村民張峰高興地說。
據介紹,到2023年供暖季,儀陽街道供暖小區預計達到24個,開發并投入運營的換熱站16座,總供暖戶數預計將達到6000戶。
而在肥城經開區營盤村,電代煤取暖設備的安裝工作已進入收尾階段,工人師傅正在給 “熱風機”架線接電,進行最后的調試。
“空氣能熱風機每小時平均用電量在1.3—1.5度,政府補貼是每度電2毛錢,上限為600塊錢,項目改造提升之后,有效推動能源清潔低碳高效利用減少了大氣污染物的排放,持續改善大氣質量。”肥城城投建設發展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孔慶彬介紹說。
清潔取暖電代煤工程自今年8月份開展以來,肥城城投建設發展有限公司進行了公開招標,有五個標段同時展開作業,本著一村一策、一戶一策,科學合理確定改造方式,循序漸進統籌推動清潔取暖改造。
搬遷上樓、集中供暖是關切基層群眾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肥城市以小切口推動大民生,逐步擴大集中供暖輻射范圍,讓更多群眾享受到暖心工程。
據了解,今年肥城市的冬季清潔取暖電代煤工程,在王莊、高新區、經開區等7個鎮街開展,計劃改造11888戶。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關于大氣污染防治和清潔取暖工作部署,推動能源清潔低碳高效利用,肥城市老城街道從群眾最直接、最關切的民生實事入手,積極對上爭取,扎實推進冬季清潔取暖工作,實現居民居住環境和生活質量的雙提升。
據了解,2023年度,老城街道清潔取暖工作共爭取780戶集中供熱項目和727戶氣代煤項目,自8月份以來,嚴把時間節點,加快實施“氣代煤”取暖設備安裝。
“截至目前,集中供熱項目已基本完成,取暖設備的安裝工作已進入收尾階段,村民即將告別傳統的燃煤取暖方式,進入清潔取暖時代。”肥城市老城街道黨工委書記王宜強介紹說。
自清潔取暖工作開展以來,老城街道本著一村一策、一戶一策,科學合理確定改造方式,循序漸進統籌推動清潔取暖改造。2021年度完成4873戶清潔取暖改造,2022年度完成了820戶清潔取暖改造,2023年度的清潔取暖改造任務也在加緊收尾中。
冬季供熱是關乎民生冷暖的大事。肥城市儀陽街道把集中供暖作為重要的民生實事來抓,全力推進轄區集中供暖改造項目,確保群眾溫暖過冬,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在儀陽街道石塢社區,供熱公司工作人員正在進行設備調試工作。據了解,石塢社區為石東、石西、石北和張袁村4個搬遷村安置區,共有2600余戶、8900余名群眾。
為了幫助群眾實現集中供暖,街道積極對接有關部門協調換熱站、供熱管網建設問題,從管道鋪設方式、供熱運營模式、用暖費用收取、后期用暖服務等方面征求群眾意見,大大提升了廣大用暖群眾的參與度。
“我們去年進行了供熱管道的鋪設和加壓站的修建,目前已經有86%戶(群眾)鋪設暖氣片,今年全部都能夠通上暖,(讓群眾)有一種幸福感。”儀陽街道張袁村黨支部書記李玉友介紹說。
目前,石塢社區已建成換熱站3個,在建1個,投資600萬元。鋪設熱力管道3000余米,投資360萬元。張袁、石北換熱站已投入使用,石東、石西換熱站將在供暖前投入使用,今年冬天,社區所有群眾都能實現集中供暖。
“以前冬天取暖的時候開空調,現在村里有集體供暖這個項目了,今年可以暖暖和和的過個冬天了,我很高興。”張袁村村民張峰高興地說。
據介紹,到2023年供暖季,儀陽街道供暖小區預計達到24個,開發并投入運營的換熱站16座,總供暖戶數預計將達到6000戶。
而在肥城經開區營盤村,電代煤取暖設備的安裝工作已進入收尾階段,工人師傅正在給 “熱風機”架線接電,進行最后的調試。
“空氣能熱風機每小時平均用電量在1.3—1.5度,政府補貼是每度電2毛錢,上限為600塊錢,項目改造提升之后,有效推動能源清潔低碳高效利用減少了大氣污染物的排放,持續改善大氣質量。”肥城城投建設發展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孔慶彬介紹說。
清潔取暖電代煤工程自今年8月份開展以來,肥城城投建設發展有限公司進行了公開招標,有五個標段同時展開作業,本著一村一策、一戶一策,科學合理確定改造方式,循序漸進統籌推動清潔取暖改造。
搬遷上樓、集中供暖是關切基層群眾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肥城市以小切口推動大民生,逐步擴大集中供暖輻射范圍,讓更多群眾享受到暖心工程。
據了解,今年肥城市的冬季清潔取暖電代煤工程,在王莊、高新區、經開區等7個鎮街開展,計劃改造11888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