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第一度核電在這里發出,清潔電流從這里奔向四面八方;中國核能綜合利用先河在這里開啟,零碳熱能從這里涌向千家萬戶。7月17日,“‘綠’動齊魯 ‘碳’路未來”網絡主題宣傳活動采訪團走進煙臺國家電投海陽核電項目。
海陽核電一期工程1號、2號機組是我國三代核電自主化依托項目,于2019年1月全面投產以來,已安全穩定運行4年半。截至2023年6月底,海陽核電一期工程兩臺機組已累計發電超過930億度,相當于減少原煤消耗約400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7400萬噸、二氧化硫24萬噸、氮氧化物21萬噸。
核能供熱,也讓煙臺海陽成為全國首個“零碳”供暖城市。從2019年至今,核能供熱工程已運行四個供暖季,累計對外提供清潔熱量456萬吉焦,同比核能供熱前,節約原煤消耗約39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71萬噸、氮氧化物約4400噸、二氧化硫約4650噸、煙塵約2700噸。
核能供熱如何運行?山東核電有限公司化學環保處工程師介紹,從核電機組抽取的高壓缸排汽作為熱源,在物理隔絕的情況下,進行五道熱量交換,最終通過市政供熱管網將熱量送到用戶家中。
實行核能供熱后,居民取暖價格與煤價脫鉤,有效減少了地方政府的供暖補貼支出。以2021至2022年供暖季為例,“暖核一號”202.5MW核能供熱工程對外提供清潔熱量200萬吉焦,按當時的原煤均價計算,為政府大幅減少了財政補貼。與此同時,與核能供熱之前相比,海陽市居民取暖價格每平米下降了一塊錢,使老百姓(27.550, -0.09, -0.33%)充分共享到了綠色發展的紅利。
熱力公司也不需要再使用原來的燃煤鍋爐及環保設備,供暖站實現了無人值守,節省了電費、維修費、環保支出以及人力成本。以一個供暖季為例,一臺40噸的燃煤鍋爐,熱力企業在環保、用電、人工等方面的成本節省可達到300余萬元。
核能供熱對于改善供暖季區域空氣質量、海洋生態環境方面也有重要作用。以“暖核一號”202.5MW核能供熱工程2021至2022供暖季為例,同比核能供熱前,供暖季空氣中PM2.5下降了16%,天氣優良率上升了17%,明顯提升了區域供暖季空氣質量。同時減少向環境排放熱量150萬吉焦,2攝氏度海洋溫升面積縮減了25公頃,有效改善了周邊海洋生態環境,為我國核電基地海洋生態環境建設提供了新示范。
目前,國家“十四五”規劃重點項目——“暖核一號”三期900MW“區域級”核能供熱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當中,投運后,將成為世界最大的單臺機組抽汽供熱工程,可滿足100萬居民的冬季清潔取暖需求,供暖區域可達煙臺、威海、青島等地。

海陽核電一期工程1號、2號機組是我國三代核電自主化依托項目,于2019年1月全面投產以來,已安全穩定運行4年半。截至2023年6月底,海陽核電一期工程兩臺機組已累計發電超過930億度,相當于減少原煤消耗約400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7400萬噸、二氧化硫24萬噸、氮氧化物21萬噸。
核能供熱,也讓煙臺海陽成為全國首個“零碳”供暖城市。從2019年至今,核能供熱工程已運行四個供暖季,累計對外提供清潔熱量456萬吉焦,同比核能供熱前,節約原煤消耗約39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71萬噸、氮氧化物約4400噸、二氧化硫約4650噸、煙塵約2700噸。
核能供熱如何運行?山東核電有限公司化學環保處工程師介紹,從核電機組抽取的高壓缸排汽作為熱源,在物理隔絕的情況下,進行五道熱量交換,最終通過市政供熱管網將熱量送到用戶家中。
實行核能供熱后,居民取暖價格與煤價脫鉤,有效減少了地方政府的供暖補貼支出。以2021至2022年供暖季為例,“暖核一號”202.5MW核能供熱工程對外提供清潔熱量200萬吉焦,按當時的原煤均價計算,為政府大幅減少了財政補貼。與此同時,與核能供熱之前相比,海陽市居民取暖價格每平米下降了一塊錢,使老百姓(27.550, -0.09, -0.33%)充分共享到了綠色發展的紅利。
熱力公司也不需要再使用原來的燃煤鍋爐及環保設備,供暖站實現了無人值守,節省了電費、維修費、環保支出以及人力成本。以一個供暖季為例,一臺40噸的燃煤鍋爐,熱力企業在環保、用電、人工等方面的成本節省可達到300余萬元。

核能供熱對于改善供暖季區域空氣質量、海洋生態環境方面也有重要作用。以“暖核一號”202.5MW核能供熱工程2021至2022供暖季為例,同比核能供熱前,供暖季空氣中PM2.5下降了16%,天氣優良率上升了17%,明顯提升了區域供暖季空氣質量。同時減少向環境排放熱量150萬吉焦,2攝氏度海洋溫升面積縮減了25公頃,有效改善了周邊海洋生態環境,為我國核電基地海洋生態環境建設提供了新示范。
目前,國家“十四五”規劃重點項目——“暖核一號”三期900MW“區域級”核能供熱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當中,投運后,將成為世界最大的單臺機組抽汽供熱工程,可滿足100萬居民的冬季清潔取暖需求,供暖區域可達煙臺、威海、青島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