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 重點項目駛入“快車道”
長樂北區集中供熱改造工程提速增效
眼下福州進入“燒烤模式”。13日清晨,天剛微亮,華能福州電廠長樂北區集中供熱改造工程廠內水處理系統施工現場已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8臺打樁機同時作業的轟鳴聲此起彼伏,20多名工人忙碌在崗位上,打下一根根樁基。
這是省重點項目長樂北區集中供熱改造工程的建設現場之一。開工至今半年多來,華能福州電廠堅持黨委帶頭、支部攻堅、黨員示范,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推進重點項目建設。目前,項目已實現一、二、三標段全面開工,工程施工進入“快車道”,力爭今年10月底實現首批用戶具備通汽條件。
黨委帶頭
打好項目組合拳
長樂北區集中供熱改造工程計劃建設86公里供熱管道,是目前省內管線最長的集中供熱工程。項目以華能福州電廠為熱源點,建設從電廠向長樂區北部各工業片區供熱的蒸汽管道網。該工程竣工投產后將替代70余臺企業自用小鍋爐,每年可節約標煤36.7萬噸,減排二氧化碳34.2萬噸,減排煙塵6.2萬噸,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安全效益和環保效益。
作為華能福州電廠轉型發展的“頭號工程”,華能福州電廠黨委錨定“雙碳”戰略目標,開展“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通過“組織保障+人才引領”雙管齊下推動工程建設。
華能福州電廠總工程師陳祖良告訴記者,三年前,華能福州電廠黨委就積極謀劃電廠轉型發展之路,攜手區屬國企合資成立華能產投(福州)熱力有限公司,率先編制長樂區集中供熱專項規劃初稿并提交政府有關部門,算好政府關心的“安全賬”和“環保賬”。
“我們成立了項目工程建設指揮部和供熱專班,以‘支部建在連上’的方式,組織成立供熱工程黨支部,抽調了13名青年員工到項目一線鍛煉,并同步設立黨員突擊隊、青年突擊隊,壯大項目建設的攻堅力量。”陳祖良說。
支部攻堅
破解連串疑難癥
由于項目建設供熱管道涉及使用的林地面積大,按照規章制度,需由區、市、省林業局逐級審批,審批流程復雜且公示時間較長。供熱工程黨支部統籌謀劃具體問題解決方案,組織調動黨員、青年兩支突擊隊力量合力行動,破解一連串疑難雜癥。
“解決了一個問題,又出現下一個問題。比如取得了政府的用林審批,接下來又遇到具體村民的用地補償協議簽訂問題,這種情況屢見不鮮,需要一個個去攻堅。”負責申請用林審批的青年突擊隊隊長吳世宇說。
記者了解到,該項目建設的供熱管道跨越36個村莊。供熱工程黨支部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全力以赴,積極爭取區有關部門、鄉鎮街道的支持,多次到村民家中登門拜訪,站在村民的角度了解意愿和訴求,向村民細心講解項目的基本情況和項目建設在安全、環保等方面帶來的好處,逐步打消村民疑慮。他們還緊盯國家政策,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了8.5公里的永久用林、臨時用林許可審批。
吳世宇說,現在項目三個標段已完成17個村莊的協議簽訂,山林清表、高差大等基建施工問題又接踵而至……
黨員示范
甘當崗位螺絲釘
作為省內首例敷設在市區的供熱管網項目,目前沒有任何同類型的長輸管網工程實例可參考,選址工作極具挑戰。供熱工程黨支部書記劉燦華感慨道:“路由選址、現場踏勘等項目前期工作真是靠大家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
86公里的規劃線路涉及山丘、樹林、道路、河道、農田,不同地貌采用的路由方案各不相同,或跨山巔、或下溝渠、或鉆地洞。青年黨員林仕說:“梅雨和酷暑天氣都極挑戰,我們在長樂最高的首石山中翻山越嶺,‘無路可走’時就披荊斬棘,‘高山仰止’時就手腳并用,管道鋪到哪,哪里就有我們的足跡。”
黨員突擊隊的示范帶動作用感染了青年突擊隊。團員青年陳圣淦扎根水處理系統施工現場,雖然這里找不到可遮陽之處,但為了搶抓有利工期,他每天在安全帽上再套個草帽,堅守在工地,緊盯著270根樁基的施工質量和進度。“每天下班,身上的衣服被汗水浸得都可以擰出水來。”陳圣淦說。
華能福州電廠總經理、黨委書記林岳恩表示,要在項目建設中持續加強黨建引領,確保按時完工,實現政府、企業、人民群眾互利共贏。
長樂北區集中供熱改造工程提速增效
眼下福州進入“燒烤模式”。13日清晨,天剛微亮,華能福州電廠長樂北區集中供熱改造工程廠內水處理系統施工現場已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8臺打樁機同時作業的轟鳴聲此起彼伏,20多名工人忙碌在崗位上,打下一根根樁基。
這是省重點項目長樂北區集中供熱改造工程的建設現場之一。開工至今半年多來,華能福州電廠堅持黨委帶頭、支部攻堅、黨員示范,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推進重點項目建設。目前,項目已實現一、二、三標段全面開工,工程施工進入“快車道”,力爭今年10月底實現首批用戶具備通汽條件。
黨委帶頭
打好項目組合拳
長樂北區集中供熱改造工程計劃建設86公里供熱管道,是目前省內管線最長的集中供熱工程。項目以華能福州電廠為熱源點,建設從電廠向長樂區北部各工業片區供熱的蒸汽管道網。該工程竣工投產后將替代70余臺企業自用小鍋爐,每年可節約標煤36.7萬噸,減排二氧化碳34.2萬噸,減排煙塵6.2萬噸,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安全效益和環保效益。
作為華能福州電廠轉型發展的“頭號工程”,華能福州電廠黨委錨定“雙碳”戰略目標,開展“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通過“組織保障+人才引領”雙管齊下推動工程建設。
華能福州電廠總工程師陳祖良告訴記者,三年前,華能福州電廠黨委就積極謀劃電廠轉型發展之路,攜手區屬國企合資成立華能產投(福州)熱力有限公司,率先編制長樂區集中供熱專項規劃初稿并提交政府有關部門,算好政府關心的“安全賬”和“環保賬”。
“我們成立了項目工程建設指揮部和供熱專班,以‘支部建在連上’的方式,組織成立供熱工程黨支部,抽調了13名青年員工到項目一線鍛煉,并同步設立黨員突擊隊、青年突擊隊,壯大項目建設的攻堅力量。”陳祖良說。
支部攻堅
破解連串疑難癥
由于項目建設供熱管道涉及使用的林地面積大,按照規章制度,需由區、市、省林業局逐級審批,審批流程復雜且公示時間較長。供熱工程黨支部統籌謀劃具體問題解決方案,組織調動黨員、青年兩支突擊隊力量合力行動,破解一連串疑難雜癥。
“解決了一個問題,又出現下一個問題。比如取得了政府的用林審批,接下來又遇到具體村民的用地補償協議簽訂問題,這種情況屢見不鮮,需要一個個去攻堅。”負責申請用林審批的青年突擊隊隊長吳世宇說。
記者了解到,該項目建設的供熱管道跨越36個村莊。供熱工程黨支部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全力以赴,積極爭取區有關部門、鄉鎮街道的支持,多次到村民家中登門拜訪,站在村民的角度了解意愿和訴求,向村民細心講解項目的基本情況和項目建設在安全、環保等方面帶來的好處,逐步打消村民疑慮。他們還緊盯國家政策,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了8.5公里的永久用林、臨時用林許可審批。
吳世宇說,現在項目三個標段已完成17個村莊的協議簽訂,山林清表、高差大等基建施工問題又接踵而至……
黨員示范
甘當崗位螺絲釘
作為省內首例敷設在市區的供熱管網項目,目前沒有任何同類型的長輸管網工程實例可參考,選址工作極具挑戰。供熱工程黨支部書記劉燦華感慨道:“路由選址、現場踏勘等項目前期工作真是靠大家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
86公里的規劃線路涉及山丘、樹林、道路、河道、農田,不同地貌采用的路由方案各不相同,或跨山巔、或下溝渠、或鉆地洞。青年黨員林仕說:“梅雨和酷暑天氣都極挑戰,我們在長樂最高的首石山中翻山越嶺,‘無路可走’時就披荊斬棘,‘高山仰止’時就手腳并用,管道鋪到哪,哪里就有我們的足跡。”
黨員突擊隊的示范帶動作用感染了青年突擊隊。團員青年陳圣淦扎根水處理系統施工現場,雖然這里找不到可遮陽之處,但為了搶抓有利工期,他每天在安全帽上再套個草帽,堅守在工地,緊盯著270根樁基的施工質量和進度。“每天下班,身上的衣服被汗水浸得都可以擰出水來。”陳圣淦說。
華能福州電廠總經理、黨委書記林岳恩表示,要在項目建設中持續加強黨建引領,確保按時完工,實現政府、企業、人民群眾互利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