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剛至,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已準備供暖了。
“瑪多縣只有一個月的停暖期,這一個月就是我們的檢修期,目前供暖設備已檢修完畢,準備試供暖……”8月14日,瑪多縣集中供暖智能控制室內,國網瑪多縣供電公司負責人叢海鵬說。
瑪多縣位于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是黃河流經第一縣,素有“黃河之源、千湖之縣”的美稱,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年平均氣溫零下4攝氏度以下,每年的供暖期長達11個月,冬季漫長且寒冷,取暖成為當地群眾生活的頭等大事。
叢海鵬介紹,因為瑪多縣地處黃河源頭,一年下來一戶人家11個月的供暖期,煤炭消費在5000元以上,有的甚至上萬元,大大增加了居民的生活成本。同時,以牛糞為燃料,保溫性不理想的同時,過度的索取牛糞也讓草沒有了肥料,生長緩慢。
2017年,為保護黃河源頭生態環境,有效解決居民取暖問題,國家電網青海電力公司與當地政府合作啟動瑪多縣清潔取暖項目。國家電網先后投資約四億元用于瑪多縣及邊遠牧區電網改造,確保穩定的清潔能源直供黃河源頭腹地,在瑪多縣打造北方首個清潔取暖示范縣工程,讓瑪多縣大部分牧民群眾告別傳統取暖方式。
“全縣煤改電,用上清潔能源供暖后,比以前省錢不說,還干凈。”瑪多縣瑪查理鎮瑪多嶺鄉客棧老板告訴記者,當地天氣寒冷,采暖季長,以前他家一直燒煤取暖,買煤運煤儲煤很吃力,幾乎每天都要生爐子、掏爐灰,特別麻煩。現在使用清潔能源供暖后,這些問題都解決了,做飯、供暖都用電。更讓他開心的是,因為有了好的供暖條件,他開的客棧集中供暖,還加裝了熱水器,客棧環境提升了一個檔次,今年裝修后,不僅客人多了,經營成本也有所下降。
自從實施清潔能源替代后,牧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每家每戶都過上了電氣化生活,有些人還在家中開設了小作坊,用電縫紉機進行藏毯加工,這一切都離不開電。
據統計,瑪多清潔供暖后每年可替代燃煤量28633噸,減少碳粉塵排放3025萬噸、二氧化碳排放11086萬噸、二氧化硫排放334萬噸、氮氧化物排放167萬噸,節能減排成效顯著,有效促進了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減排。
“2021年年底,瑪多縣兩鄉兩鎮40萬平方米集中居住區域全部實現清潔供暖。按照瑪多縣11個月采暖期計算,年用電量10450多萬千瓦時。”叢海鵬說,未來瑪多縣將按照“光伏+蓄熱式電暖氣+蓄電池”的模式,把清潔取暖推廣到仍在燒煤及牛糞的牧戶,真正做到清潔取暖、環保節能,為三江源地區清潔供暖的全面推廣提供一個可參考、可復制的樣板。
“瑪多縣只有一個月的停暖期,這一個月就是我們的檢修期,目前供暖設備已檢修完畢,準備試供暖……”8月14日,瑪多縣集中供暖智能控制室內,國網瑪多縣供電公司負責人叢海鵬說。
瑪多縣位于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是黃河流經第一縣,素有“黃河之源、千湖之縣”的美稱,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年平均氣溫零下4攝氏度以下,每年的供暖期長達11個月,冬季漫長且寒冷,取暖成為當地群眾生活的頭等大事。
叢海鵬介紹,因為瑪多縣地處黃河源頭,一年下來一戶人家11個月的供暖期,煤炭消費在5000元以上,有的甚至上萬元,大大增加了居民的生活成本。同時,以牛糞為燃料,保溫性不理想的同時,過度的索取牛糞也讓草沒有了肥料,生長緩慢。
2017年,為保護黃河源頭生態環境,有效解決居民取暖問題,國家電網青海電力公司與當地政府合作啟動瑪多縣清潔取暖項目。國家電網先后投資約四億元用于瑪多縣及邊遠牧區電網改造,確保穩定的清潔能源直供黃河源頭腹地,在瑪多縣打造北方首個清潔取暖示范縣工程,讓瑪多縣大部分牧民群眾告別傳統取暖方式。
“全縣煤改電,用上清潔能源供暖后,比以前省錢不說,還干凈。”瑪多縣瑪查理鎮瑪多嶺鄉客棧老板告訴記者,當地天氣寒冷,采暖季長,以前他家一直燒煤取暖,買煤運煤儲煤很吃力,幾乎每天都要生爐子、掏爐灰,特別麻煩。現在使用清潔能源供暖后,這些問題都解決了,做飯、供暖都用電。更讓他開心的是,因為有了好的供暖條件,他開的客棧集中供暖,還加裝了熱水器,客棧環境提升了一個檔次,今年裝修后,不僅客人多了,經營成本也有所下降。
自從實施清潔能源替代后,牧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每家每戶都過上了電氣化生活,有些人還在家中開設了小作坊,用電縫紉機進行藏毯加工,這一切都離不開電。
據統計,瑪多清潔供暖后每年可替代燃煤量28633噸,減少碳粉塵排放3025萬噸、二氧化碳排放11086萬噸、二氧化硫排放334萬噸、氮氧化物排放167萬噸,節能減排成效顯著,有效促進了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減排。
“2021年年底,瑪多縣兩鄉兩鎮40萬平方米集中居住區域全部實現清潔供暖。按照瑪多縣11個月采暖期計算,年用電量10450多萬千瓦時。”叢海鵬說,未來瑪多縣將按照“光伏+蓄熱式電暖氣+蓄電池”的模式,把清潔取暖推廣到仍在燒煤及牛糞的牧戶,真正做到清潔取暖、環保節能,為三江源地區清潔供暖的全面推廣提供一個可參考、可復制的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