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國家節能中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局等單位聯合在北京熱力集團召開中國供熱領域能效提升新聞發布會。會議同時舉行了全球環境基金(GEF)對京能集團所屬北京市熱力集團供熱系統節能示范項目的授牌儀式,以及供熱領域開展效能提升啟動儀式。

全球環球基金(GEF)
成立于1990年的全球環球基金(GEF)是世界銀行創建的實驗項目,是一個由183個國家和地區組成的國際合作機構,成立以來,基金已為165個發展中國家的3690個項目提供了125億美元的贈款,致力于生物多樣性、氣候變化、國際水域等環保活動。

近年來,北京熱力集團與北京京海換熱集團合作,在推進熱力站能效提升改造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經聯合國工發組織、全球環境基金(GEF)對北京熱力集團供熱系統和專項設備的現場考察評價和審核認定,決定授予北京熱力集團供熱系統與裝備為《“工業供熱系統和高耗能設備能效促進”節能技術產品示范項目》。這也是該組織在中國供熱行業中的首次授予。
作為全國最大的供熱企業,京能集團所屬北京熱力集團具有63年的供熱歷史,供熱范圍涉及北京市15個城區、河北、山西、內蒙古等地,總供熱面積5.06億平方米,一次管網長度2853公里,熱用戶343萬戶。“十三五”以來,北京熱力集團通過煙氣余熱深度回收等新技術、新設備應用,地熱、太陽能等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利用,信息化、精細化管理提升,智能熱網等智慧化系統搭建,以及科技創新等手段的助力,致力于打造綠色低碳、節能高效的智慧能源企業,引領中國綠色智能供熱。
2021年北京熱力計劃實施智能化供熱改造1084萬平方米,其中針對有熱計量基礎條件的住宅小區,結合室溫采集、人工智能算法、實現熱力單元級別的按需、精準供熱,涉及面積約覆蓋717萬平方米。
北京市熱力集團總經理安振源表示,授牌儀式只是一個開端,“效能提升”永遠在路上,目前供熱行業受技術、材料與裝備的局限,建筑與供熱系統能效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這需要凝聚行業智慧與力量,為全面提升供熱領域效能而共同努力。

當天,在京供熱企業,包括北京熱力、豐臺供暖、金房暖通、新城熱力、縱橫三北、熱能鴻業、華遠意通、中環寰慧八家熱力公司代表京津冀供熱企業共同啟動供熱領域系統效能提升的“按鈕”,開啟供熱領域效能提升的新篇章。
國家節能中心副主任李行表示,推動碳達峰碳中和能耗雙控工作的展開,是我國對世界的莊嚴承諾,這次揭牌儀式是中國企業在供熱能效提升方面的一個里程碑,該項目的完成為供熱系統改造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供熱行業肩負著重要的減碳增效的歷史使命,供熱領域作為效能提升的重點領域,任務艱巨、責任重大。國家節能中心將會一如既往的推動供熱領域的能效提升,積極推廣先進綠色技術,讓供熱行業減排潛力實實在在轉化為減排能力,推動供熱行業的綠色發展。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局張建榮先生指出在國家雙碳戰略目標下,監察局配合國家發改委,已將效能提升作為監督的重點目標,在監督的內容上、方式上、手段上都將做出重大調整與轉變,特別是將供熱領域能效提升作為重點領域,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就是要通過供熱系統節能增效和新技術支撐下的裝備升級,以及能效對標、評價、審計、認證、標識等監管制度的建立,促進供熱行業以及全國能源領域的能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