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上線近期進入了最后沖刺階段,啟動在即。按照生態環境部等相關部門的工作部署,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將在6月底正式上線交易。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也于近日表示,為配合碳現貨市場發展進程,證監會將指導廣期所開展廣泛調研論證,完善合約規則設計,在條件成熟時研究推出碳排放權相關的期貨品種。
有機構認為,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上線將提供一個有效的制度支撐和交易平臺,其上線將利好新能源裝備、節能管理、清潔供熱等多個相關概念板塊。
據了解,供熱系統是碳排放大戶,清潔供熱將成為實現減少“碳排放”的一個重要路徑。A股上市公司中,華通熱力(002893)在智慧供熱方面具有核心技術,通過多方合作及自主創新,先后掌握多項供熱節能技術,其之前曾募資2.5億元打造“節能環保智慧供熱技術改造”項目,在全面減少碳排放、實現碳中和的大目標下,未來或迎來持續增長空間。
服務“三北”地區 具有智能供熱核心技術
公開資料顯示,北京華遠意通熱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通熱力”)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專注于供熱領域業務的A股上市公司。公司業務模式包括供熱項目投資、供熱托管運營、合同能源管理、供熱節能技術研發、供熱管理顧問服務等,主營業務為熱力供應、節能技術服務。公司掌握的多項具有行業先進水平的節能技術,已廣泛用于城市小區鍋爐供熱系統,為節能減排和空氣治理做出了積極貢獻。
華通熱力目前以北京為中心,輻射東北、華北、西北“三北”地區,為行業跨區域經營的供熱企業之一。截至目前,公司管理服務面積近3500萬平方米,管理服務項目類型包括城市綜合體、居民住宅、商業樓宇、醫院、學校等,供熱類型包括燃氣鍋爐房、燃煤鍋爐房、工業余熱等。
從成立之初,華通熱力堅持技術立企,走創新發展道路。多年來,通過與清華大學、北京建筑大學、河北工業大學等科研院校合作,聘請院士和大學教授組建專家顧問隊伍,共建“節能環保科技中心”等方式,全面推進企業走“產學研”結合的發展之路,先后攻克并掌握了多項業內先進的供熱節能環保技術。截至2020年末,公司擁有注冊商標22項、專利69項、軟件著作權52項。
華通熱力還擁有多項資質認定,通過了國家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能源與碳排放、知識產權五大體系認證及北京市發改委清潔生產審核評估,是北京市供熱行業二級安全生產標準化企業首批達標單位。憑借技術創新、規范管理和優質服務,華通熱力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北京市企業技術中心,并榮獲中國財經峰會冬季論壇年度行業領軍品牌等榮譽。
今年一季度,華通熱力實現營業收入5.97億元,同比增長2.51%;凈利潤1.51億元,同比增長22.5%。
清潔供熱將成“雙碳”目標下一支投資主線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全國性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進入上線倒計時,中國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場。
根據2019年的數據,我國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全球占比達到28.8%。由于我國產業規模龐大、轉型處于初級階段,“碳中和”進程中將存在巨量的投資缺口。根據國內外主流機構的測算,碳達峰、碳中和需要的資金投入規模大概在150萬億元至300萬億元,相當于年均投資3.75萬億元至7.5萬億元,這將給相關行業帶來巨大市場空間。
有分析認為,“雙碳”目標正在重塑各行業,同時帶來投資主線的變化。其中電力、供熱、鋼鐵、礦山等行業在“碳中和”方面一直是“主力軍”,具有很大投資價值,優質企業也存在投資良機。
從供熱行業來說,統計數據顯示,目前供熱領域碳排放總量占全社會碳排放總量近10%,主要來自熱電聯產和各類燃煤、燃氣鍋爐生產的熱力。
近年來,城鎮集中供熱面積年均增長3億至5億平方米,其中一半以上新增熱源與煤相關。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底,我國北方地區供熱總面積218億平方米(城鎮供熱面積148億平方米,農村供熱面積70億平方米),其中,清潔供熱面積142億平方米,清潔供熱率達65%。
目前,農村采暖造成的碳排放占農村碳排放總量的45%,北方地區農村取暖用散燒煤約合2億噸標準煤。此外,南方清潔供暖也存在取暖成本高、靈活性差、市場化程度低等問題。
有研究顯示,到2030年,我國南方地區分戶、區域供暖用戶數量將分別達到6500萬戶、3200萬戶,碳排放潛力分別在2500萬噸和4500萬噸以上。
中國建筑節能協會清潔供熱產業委員會近日發布的《中國清潔供熱產業發展報告2021》建議,在清潔供熱實施方案的選擇上,賦予地方政府更大的自主選擇權,鼓勵縣、區、鎮一級的政府自行聘請第三方團隊,因地制宜選擇本地區清潔供熱方案。
作為一個新興的萬億級產業,清潔供熱目前已經吸引了清潔供熱企業、產品設備生產商、節能環保服務公司、工程設計公司、金融機構、科研院所等產業鏈上的各種相關機構和公司,像華通熱力這樣擁有核心技術儲備的清潔供熱企業或將展現出其長期價值。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也于近日表示,為配合碳現貨市場發展進程,證監會將指導廣期所開展廣泛調研論證,完善合約規則設計,在條件成熟時研究推出碳排放權相關的期貨品種。
有機構認為,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上線將提供一個有效的制度支撐和交易平臺,其上線將利好新能源裝備、節能管理、清潔供熱等多個相關概念板塊。
據了解,供熱系統是碳排放大戶,清潔供熱將成為實現減少“碳排放”的一個重要路徑。A股上市公司中,華通熱力(002893)在智慧供熱方面具有核心技術,通過多方合作及自主創新,先后掌握多項供熱節能技術,其之前曾募資2.5億元打造“節能環保智慧供熱技術改造”項目,在全面減少碳排放、實現碳中和的大目標下,未來或迎來持續增長空間。
服務“三北”地區 具有智能供熱核心技術
公開資料顯示,北京華遠意通熱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通熱力”)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專注于供熱領域業務的A股上市公司。公司業務模式包括供熱項目投資、供熱托管運營、合同能源管理、供熱節能技術研發、供熱管理顧問服務等,主營業務為熱力供應、節能技術服務。公司掌握的多項具有行業先進水平的節能技術,已廣泛用于城市小區鍋爐供熱系統,為節能減排和空氣治理做出了積極貢獻。
華通熱力目前以北京為中心,輻射東北、華北、西北“三北”地區,為行業跨區域經營的供熱企業之一。截至目前,公司管理服務面積近3500萬平方米,管理服務項目類型包括城市綜合體、居民住宅、商業樓宇、醫院、學校等,供熱類型包括燃氣鍋爐房、燃煤鍋爐房、工業余熱等。
從成立之初,華通熱力堅持技術立企,走創新發展道路。多年來,通過與清華大學、北京建筑大學、河北工業大學等科研院校合作,聘請院士和大學教授組建專家顧問隊伍,共建“節能環保科技中心”等方式,全面推進企業走“產學研”結合的發展之路,先后攻克并掌握了多項業內先進的供熱節能環保技術。截至2020年末,公司擁有注冊商標22項、專利69項、軟件著作權52項。
華通熱力還擁有多項資質認定,通過了國家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能源與碳排放、知識產權五大體系認證及北京市發改委清潔生產審核評估,是北京市供熱行業二級安全生產標準化企業首批達標單位。憑借技術創新、規范管理和優質服務,華通熱力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北京市企業技術中心,并榮獲中國財經峰會冬季論壇年度行業領軍品牌等榮譽。
今年一季度,華通熱力實現營業收入5.97億元,同比增長2.51%;凈利潤1.51億元,同比增長22.5%。
清潔供熱將成“雙碳”目標下一支投資主線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全國性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進入上線倒計時,中國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場。
根據2019年的數據,我國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全球占比達到28.8%。由于我國產業規模龐大、轉型處于初級階段,“碳中和”進程中將存在巨量的投資缺口。根據國內外主流機構的測算,碳達峰、碳中和需要的資金投入規模大概在150萬億元至300萬億元,相當于年均投資3.75萬億元至7.5萬億元,這將給相關行業帶來巨大市場空間。
有分析認為,“雙碳”目標正在重塑各行業,同時帶來投資主線的變化。其中電力、供熱、鋼鐵、礦山等行業在“碳中和”方面一直是“主力軍”,具有很大投資價值,優質企業也存在投資良機。
從供熱行業來說,統計數據顯示,目前供熱領域碳排放總量占全社會碳排放總量近10%,主要來自熱電聯產和各類燃煤、燃氣鍋爐生產的熱力。
近年來,城鎮集中供熱面積年均增長3億至5億平方米,其中一半以上新增熱源與煤相關。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底,我國北方地區供熱總面積218億平方米(城鎮供熱面積148億平方米,農村供熱面積70億平方米),其中,清潔供熱面積142億平方米,清潔供熱率達65%。
目前,農村采暖造成的碳排放占農村碳排放總量的45%,北方地區農村取暖用散燒煤約合2億噸標準煤。此外,南方清潔供暖也存在取暖成本高、靈活性差、市場化程度低等問題。
有研究顯示,到2030年,我國南方地區分戶、區域供暖用戶數量將分別達到6500萬戶、3200萬戶,碳排放潛力分別在2500萬噸和4500萬噸以上。
中國建筑節能協會清潔供熱產業委員會近日發布的《中國清潔供熱產業發展報告2021》建議,在清潔供熱實施方案的選擇上,賦予地方政府更大的自主選擇權,鼓勵縣、區、鎮一級的政府自行聘請第三方團隊,因地制宜選擇本地區清潔供熱方案。
作為一個新興的萬億級產業,清潔供熱目前已經吸引了清潔供熱企業、產品設備生產商、節能環保服務公司、工程設計公司、金融機構、科研院所等產業鏈上的各種相關機構和公司,像華通熱力這樣擁有核心技術儲備的清潔供熱企業或將展現出其長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