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燒煤,也沒耗氣,家里的暖氣照樣熱了,怎么做到的?這個供暖季,煙臺海陽7000余戶居民用上了高大上的“核能供熱”,這在全國是首創之舉。
因為這一全國首創的供暖方式,11月28日,海陽核能供熱項目被國家能源局命名為“國家能源核能供熱商用示范工程”,海陽市也被山東省能源局命名為“核能綜合開發利用示范城市”。
一場場冷空氣襲來,窗外寒意漸濃,海陽居民家里卻暖意融融。首次體驗“核能供熱”的居民表示,與往年相比,供熱既穩定溫度又高。“我把夏天買回來了。”家住海陽市鳳凰國際小區54號樓1單元的喬海立11月25日發朋友圈感嘆“核能供熱”室溫高,一張溫度計的圖配圖顯示溫度為27℃。“沒用上核能供熱之前,心里確實有點忐忑,沒想到供熱效果這么好。”
海陽豐源熱力公司工作人員薛林說,由于用了核能供熱,臨港分公司的65噸燃煤鍋爐停止運行,并轉為豐源熱力臨港核能供熱首站,向用戶供熱。過去燒煤炭供熱,機器有故障就得檢修。還有許多用戶反映家中溫度不高,但供熱公司因為環保指標限制,很難再提高溫度。“核能供熱后,之前的情況就不存在了。”薛林說,臨港換熱首站水溫在76℃左右,到達小區站的水溫約50℃,到用戶家水溫在45℃上下,用戶家出水溫度在38℃左右。“居民家中溫度在25℃上下,家里就十分暖和。”
核能供熱是依托山東核電開展的試點,山東核電有限公司按照“居民用暖價格不增加、政府財政負擔不增長、熱力公司利益不受損、核電企業經營做貢獻、生態環保效益大提升”的五大原則推進。今年11月15日,核能供熱項目正式投入商運,向包括山東核電員工倒班宿舍在內的70萬㎡的居民小區正式供熱,開創了國內核能商業供熱的先河,涉及30多個小區的7000余戶居民。
目前實施的70萬㎡核能供熱,據測算每年可節約2.32萬噸標煤,減排222噸煙塵、382噸二氧化硫、362噸氮氧化物以及6萬噸二氧化碳,相當于減少約5臺10噸的燃煤鍋爐,對節能減排、改善環境作用顯著。
因為這一全國首創的供暖方式,11月28日,海陽核能供熱項目被國家能源局命名為“國家能源核能供熱商用示范工程”,海陽市也被山東省能源局命名為“核能綜合開發利用示范城市”。
一場場冷空氣襲來,窗外寒意漸濃,海陽居民家里卻暖意融融。首次體驗“核能供熱”的居民表示,與往年相比,供熱既穩定溫度又高。“我把夏天買回來了。”家住海陽市鳳凰國際小區54號樓1單元的喬海立11月25日發朋友圈感嘆“核能供熱”室溫高,一張溫度計的圖配圖顯示溫度為27℃。“沒用上核能供熱之前,心里確實有點忐忑,沒想到供熱效果這么好。”
海陽豐源熱力公司工作人員薛林說,由于用了核能供熱,臨港分公司的65噸燃煤鍋爐停止運行,并轉為豐源熱力臨港核能供熱首站,向用戶供熱。過去燒煤炭供熱,機器有故障就得檢修。還有許多用戶反映家中溫度不高,但供熱公司因為環保指標限制,很難再提高溫度。“核能供熱后,之前的情況就不存在了。”薛林說,臨港換熱首站水溫在76℃左右,到達小區站的水溫約50℃,到用戶家水溫在45℃上下,用戶家出水溫度在38℃左右。“居民家中溫度在25℃上下,家里就十分暖和。”
核能供熱是依托山東核電開展的試點,山東核電有限公司按照“居民用暖價格不增加、政府財政負擔不增長、熱力公司利益不受損、核電企業經營做貢獻、生態環保效益大提升”的五大原則推進。今年11月15日,核能供熱項目正式投入商運,向包括山東核電員工倒班宿舍在內的70萬㎡的居民小區正式供熱,開創了國內核能商業供熱的先河,涉及30多個小區的7000余戶居民。
目前實施的70萬㎡核能供熱,據測算每年可節約2.32萬噸標煤,減排222噸煙塵、382噸二氧化硫、362噸氮氧化物以及6萬噸二氧化碳,相當于減少約5臺10噸的燃煤鍋爐,對節能減排、改善環境作用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