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由中國建筑節能協會清潔供熱產業委員會(CHIC)主辦的“首屆中國清潔供熱產業峰會”在北京開幕。本次峰會主題是“清潔供熱新機遇,萬億產業新藍海”,峰會分為主論壇、發展論壇、先進技術推廣及經驗交流四個部分,涉及清潔供熱政策解讀、院士觀察、經驗分享、技術推介、報告發布、項目簽約、展覽展示、銀企合作等內容。
此次峰會的一大亮點是中國建筑節能協會清潔供熱產業委員會發布《中國清潔供熱產業發展報告(2019)》。這是有關中國清潔供熱產業發展的首部權威性報告。《報告》編寫中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立足國情、引領行業”的定位,厘定了清潔供熱的內涵,對產業政策、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相關技術、最佳實踐及融資模式等進行全面而系統的分析。
中國建筑節能協會清潔供熱產業委員會主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周宏春在解讀《報告》時表示,清潔供熱是指供熱全程清潔化,熱源組成多能化,能源利用高效化,供熱管理智能化,室內環境宜居化。推動清潔供熱產業的發展,不僅可以滿足居民對室內舒適溫度的需要,還能減少污染物排放、助力藍天保衛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樹立我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負責任大國形象。
在大量研究基礎上,《報告》得出了中國清潔供熱產業發展相關數據:截至2017年底,北方地區供熱總面積232億平方米,其中城鎮供熱面積159億平方米,農村供熱面積73億平方米;41%實現了清潔供熱,面積達95億平方米;涉及清潔供熱的企業共7700家,實現年總收入8200億元,從業人員超過110萬人。
生態環境部規劃院院長王金南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院長賀克斌院士分別作了題為“能源清潔化是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根本途徑”“能源清潔利用與大氣環境改善:進程與展望”的主旨演講。來自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能源局以及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所等部門的領導和專家解讀了產業政策。
此次峰會的一大亮點是中國建筑節能協會清潔供熱產業委員會發布《中國清潔供熱產業發展報告(2019)》。這是有關中國清潔供熱產業發展的首部權威性報告。《報告》編寫中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立足國情、引領行業”的定位,厘定了清潔供熱的內涵,對產業政策、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相關技術、最佳實踐及融資模式等進行全面而系統的分析。
中國建筑節能協會清潔供熱產業委員會主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周宏春在解讀《報告》時表示,清潔供熱是指供熱全程清潔化,熱源組成多能化,能源利用高效化,供熱管理智能化,室內環境宜居化。推動清潔供熱產業的發展,不僅可以滿足居民對室內舒適溫度的需要,還能減少污染物排放、助力藍天保衛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樹立我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負責任大國形象。
在大量研究基礎上,《報告》得出了中國清潔供熱產業發展相關數據:截至2017年底,北方地區供熱總面積232億平方米,其中城鎮供熱面積159億平方米,農村供熱面積73億平方米;41%實現了清潔供熱,面積達95億平方米;涉及清潔供熱的企業共7700家,實現年總收入8200億元,從業人員超過110萬人。
生態環境部規劃院院長王金南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院長賀克斌院士分別作了題為“能源清潔化是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根本途徑”“能源清潔利用與大氣環境改善:進程與展望”的主旨演講。來自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能源局以及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所等部門的領導和專家解讀了產業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