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臨近一個取暖季。10月15日,市低碳經濟發展中心與我市工信、環保等部門齊聚一堂,與國內企業界代表一起問路“低碳”取暖,探求“凈天凈城凈村”行動中農戶“煤改電”的采暖路徑。
“煤改電”是指家庭使用智能電爐替代小煤爐,以提升采暖能耗利用效率的一種措施。市工信局副局長孫福泉認為,現在農村家家戶戶冬季取暖,大多還停留在燃煤階段,分散的小煤爐取暖效率低,污染治理也是一個難點,應加力推廣應用技術先進的采暖設備電采暖爐,是治理大氣污染的一條農村之路。
“煤改電”是指家庭使用智能電爐替代小煤爐,以提升采暖能耗利用效率的一種措施。市工信局副局長孫福泉認為,現在農村家家戶戶冬季取暖,大多還停留在燃煤階段,分散的小煤爐取暖效率低,污染治理也是一個難點,應加力推廣應用技術先進的采暖設備電采暖爐,是治理大氣污染的一條農村之路。
市低碳經濟發展中心主任齊彬說,該中心計劃到2020年推廣50萬臺智能民用電采暖爐,每年可節約標煤150萬噸,節省的這些煤炭可以發電45億度。這個中心已出臺鼓勵居民把家用燃煤鍋爐改為電采暖爐的補貼辦法,居民可憑購爐憑證領取補貼500元,補貼時間為今年10月1日至2015年4月1日。據悉,中國現有4.5億家庭、近10億套房屋,按照實際需求6000萬家庭需要,每套房屋1萬元成本計算,中國的電采暖市場高達60億元。市環保局一位負責人說:“我市在治理霧霾中,在管理措施上尚有很大的空間,比如實行夜間低谷電價,對市區和城鄉居民‘煤改電’起到促進作用,大大降低小煤爐的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