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從國土部門傳出信息,《揚州市地熱資源勘查與開發利用規劃(2012—2020年)》已獲批實施,該規劃系全省首個批準實施的地級市地熱專項規劃。它的獲批不僅為我市申報“中國溫泉之城”增加了一塊重要砝碼,也為我市今后一段時期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描繪了美好藍圖。
據供熱信息網獲悉,揚州現有具備開發利用價值的地熱井11口,分別為寶熱1井、真3井、真158井、江都三元公地熱井、真31井、新熱1井、新熱2井、鐵道1井、蘇揚1井、邗江醉溫泉地熱井、開發華盟1井,其中已經利用或試采的地熱井有6口。
根據規劃,到2015年,揚州全市地熱年開采總量將達300萬噸,可供利用的地熱井總數15-19口;到2020年,地熱年開采總量達到500萬噸,可供利用的地熱井總數約30口。
承擔地熱調查評價的省地調院專家認為,揚州地熱資源具有分布廣、儲量大、水溫高、水質好等優勢。據悉,揚州全市地溫均值每平方公里達30攝氏度,而全省均值只有20攝氏度。寶應縣黃蕩—錢溝地區約16平方公里屬淺層中低溫低熱帶,是江蘇地熱賦存條件最佳區域之一,地熱儲量經評審認定可以開采100年以上。全市地熱水溫在50攝氏度以上區域范圍達251平方公里。
據了解,規劃中對于揚州地熱資源的利用分為近期規劃和遠期規劃,近期我市將加強基礎性地熱資源普查工作;鼓勵引導商業性地熱資源勘查工作,積極創建“中國溫泉之城”。新增可開發利用的地熱井4—8口,建立2—3處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示范區。
遠期規劃是,全市地熱開發利用示范區達國內先進水平,逐步建立地熱井動態監測網絡,探索中、低溫地熱發電有效途徑。
據了解,規劃初步圈劃出7個地熱資源重點勘查開發區,分布在揚州城區和鳳凰島風景區、高郵城區以及臨澤鎮和天山鎮、儀征大銅山等地。
我市將在這7個重點勘查開發區建設溫泉旅游休閑度假區、城鎮地熱資源供暖區、溫泉商務休閑度假區、溫泉農業觀光旅游區、溫泉綜合開發利用示范區、中心鎮溫泉利用引導區等6個示范區。未來,我市還會將地熱資源用于以生態、休閑為重點的服務業、高檔房地產業等,形成溫泉經濟產業鏈。
據供熱信息網獲悉,揚州現有具備開發利用價值的地熱井11口,分別為寶熱1井、真3井、真158井、江都三元公地熱井、真31井、新熱1井、新熱2井、鐵道1井、蘇揚1井、邗江醉溫泉地熱井、開發華盟1井,其中已經利用或試采的地熱井有6口。
根據規劃,到2015年,揚州全市地熱年開采總量將達300萬噸,可供利用的地熱井總數15-19口;到2020年,地熱年開采總量達到500萬噸,可供利用的地熱井總數約30口。
承擔地熱調查評價的省地調院專家認為,揚州地熱資源具有分布廣、儲量大、水溫高、水質好等優勢。據悉,揚州全市地溫均值每平方公里達30攝氏度,而全省均值只有20攝氏度。寶應縣黃蕩—錢溝地區約16平方公里屬淺層中低溫低熱帶,是江蘇地熱賦存條件最佳區域之一,地熱儲量經評審認定可以開采100年以上。全市地熱水溫在50攝氏度以上區域范圍達251平方公里。
據了解,規劃中對于揚州地熱資源的利用分為近期規劃和遠期規劃,近期我市將加強基礎性地熱資源普查工作;鼓勵引導商業性地熱資源勘查工作,積極創建“中國溫泉之城”。新增可開發利用的地熱井4—8口,建立2—3處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示范區。
遠期規劃是,全市地熱開發利用示范區達國內先進水平,逐步建立地熱井動態監測網絡,探索中、低溫地熱發電有效途徑。
據了解,規劃初步圈劃出7個地熱資源重點勘查開發區,分布在揚州城區和鳳凰島風景區、高郵城區以及臨澤鎮和天山鎮、儀征大銅山等地。
我市將在這7個重點勘查開發區建設溫泉旅游休閑度假區、城鎮地熱資源供暖區、溫泉商務休閑度假區、溫泉農業觀光旅游區、溫泉綜合開發利用示范區、中心鎮溫泉利用引導區等6個示范區。未來,我市還會將地熱資源用于以生態、休閑為重點的服務業、高檔房地產業等,形成溫泉經濟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