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家住白銀市會寧縣翟家所鎮張城堡村的張全家,在當地政府的統一部署下,進行了改暖、改炕、改廚、改廁的農村“四改”:“太陽能光熱+生物質能”清潔采暖系統替代了傳統小煤爐取暖,臥室用上了智能遠紅外暖炕,廚房用上了智能數控廚具、雙頭熱電灶、太陽灶等,廁所則改成了新型無害化衛生廁所。自2021年12月改造完成,張全和老伴兒在干凈衛生的院落里已度過兩個冬季,生活品質有了很大提升。
張全家能夠完成“四改”,用上各種干凈、環保、智能的生活設施,這其中就有蘭州華能生態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蘭州華能”)的參與和幫助。蘭州華能位于蘭州高新區隴星大廈,是一家專注于綠色建筑與清潔能源應用整體解決方案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如何讓老百姓用上清潔、優質、平價的清潔能源,是這家企業的初心與使命。
20年成就行業龍頭標桿企業
如果你有過農村生活經歷的話,一定會記得那個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的可以煮食物、燒開水的太陽灶。
20余年前,一群從農村走出來的青年敏銳地意識到:太陽灶改變了農村地區使用秸稈、木材、煤炭來燒火、做飯、取暖的傳統方式,這種更安全、清潔和方便的能源收集方式,指向著某種未來。
蘭州華能員工正在使用激光切割機加工太陽能支架上的零件
2003年,蘭州華能生態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這批有志青年組成研發團隊,逐步探索研發出一體式鍍膜聚光太陽灶,大大提高了太陽灶對陽光的利用率。在該款產品取得成功后,他們又很快研發出灶連炕、吊炕、節能鐵炕、簡易水炕、爐帶炕、智能恒溫水暖炕、太陽能暖炕等產品,把服務延伸到農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這一過程中,蘭州華能也逐步成長為甘肅地區清潔采暖行業龍頭標桿企業。
經過多年發展,如今,蘭州華能已經確立了微排建筑、太陽能、生物質能、清潔采暖、污水處理、垃圾處理六大系列產品及系統工程等多元化產業布局,先后完成了數千項農村清潔能源應用及環保工程。近年來,公司多項產品先后走向國際市場,暢銷于巴基斯坦、印度、哈薩克斯坦等發展中國家。
鑄就一支清潔采暖改造生力軍
以前的農村,煤炭、木頭、麥草甚至垃圾都可以成為燃料,這些燃料雖然解決了村民的生活需求,但也污染了農村的人居環境,傷害了村民們的身體,購買煤炭也成了農村家庭每年一筆不小的支出。
蘭州華能副總經理馬金亮說,陽光是免費的,如果能在農村普及太陽能,那將為農村能源應用帶來革命性的改變。
蘭州華能品牌“美家暖”部分產品
順著這一思路,多年來,該公司采用多種新模式和新技術實施太陽能+清潔采暖改造項目,并遵循“因地制宜、因戶施策”原則,不僅充分利用當地氣候、光照條件,而且根據當地生活習慣設計生產產品,保證了公司產品充分有效地發揮作用。
“舉個簡單的例子,隴南的光照條件和臨夏的光照條件是有區別的,適用于隴南的產品不一定適用臨夏。這就需要我們為不同村子,甚至不同院落,設計不同的改造方案。”馬金亮說。
2017年年初,公司決定放棄烤火爐、太陽灶等傳統優勢產品,依托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將企業的主要資源轉向更加適應國家政策及百姓需求的“四改”(即改炕、改暖、改廚、改廁)系列產品,“四改”方案不僅解決了村容村貌這一“面子”問題,還解決了百姓生活這一“里子”問題,涵蓋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這一過程中,公司也發現了單一能源在農村地區供熱中的不足。
“單一能源無法解決農村供熱問題。”采訪中馬金亮說,為此,2020年,蘭州華能率先提出了“鄉村能源站”建設構想,提出“近零排放、零費用用能”的“雙零”目標,實現老百姓從能源消費者到生產者再到受益者的轉變。
為實現農村地區“雙零”目標,蘭州華能已經探索出光能、風能、沼氣、地熱等多種能源綜合利用的清潔采暖技術,把農村的風、水、土壤、陽光等充分利用起來,形成了“多能互補”的格局,為農村采暖帶來更多可能性。
目前,蘭州華能已成為北方地區清潔采暖改造的主力軍,在西北地區累計服務近190萬農村用戶,總計減排二氧化碳800余萬噸,節能折合標準煤320余萬噸,平均每年為每戶家庭節約資金1800元。
微排建筑構建新型環保生活
“微排建筑與傳統建筑有著很多不同。”馬金亮說,就修建步驟來說,微排建筑的墻面、地板、屋頂等部分,甚至各堵墻壁的內外裝飾都是在工廠內修造好的,建房子就是把這些部件在施工現場搭建起來,就像搭積木一樣。
不僅如此,微排建筑還有一個很大的亮點,那就是其低碳環保的特性,這也是蘭州華能專注這一領域的原因之一。值得一提的是,蘭州華能修建的微排建筑內部配備了蘭州華能生產的各類環保產品,這讓整個建筑成了一個零碳的“綠色之家”。
“未來,微排建筑小區可以形成能量生產使用的內循環。”馬金亮說。微排建筑自身就具有太陽能熱水供應、采暖、制冷,高效智能遮陽,太陽能光伏發電,雨水收集利用等功能,其墻體、屋頂、地面,戶外的桌椅、路燈等都可以吸收太陽能,存儲后可為住戶提供生活所需電能、熱能等,并讓這些能量的生產使用形成內部循環。
蘭州華能研究生產微排建筑始于5年前,經過多年研究嘗試,現已投入生產,“蘭州華能有兩條生產線就是用微排建筑修建的,未來我們將嘗試微排建筑的更多可能。”馬金亮說。
讓農民享受優質的采暖服務
蘭州華能的標志是一團由藍色和綠色線條勾勒的火苗造型,寓意著公司推廣清潔能源的決心。
發展中的華能,如今也在為自己搭建更廣闊的舞臺,華能生態清潔能源產業園就是其中之一。
2022年,經臨夏州政府批準成立,華能生態清潔能源產業園落戶于臨夏州和政縣。這家占地1.3萬平方米的園區,是目前西北地區唯一一家以新能源產品研發生產為主營業務的綜合園區,建成后將打造清潔能源一體化產業鏈,具備清潔能源生產、研發、施工、安裝、服務等多種功能。目前,園區已建設完成甘肅省第一條太陽能生產線和第一條燃氣壁掛爐生產線,吸引甘肅旭聯、山東旭德等7家企業入駐。
不僅如此,目前,蘭州華能配套建立了大數據遠程物聯云平臺,不僅實現了對整個系統的監測和控制,還優化了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能耗。該平臺可以實時監控設備狀態,對故障做出預警,收集并分析供熱、環境、能耗等數據信息,及時響應用戶需求;后期該平臺可接入碳計量功能,根據國家統一部署和國家碳排放權交易配額總量,及時報送碳排放量,為清潔能源技術推廣和政府科學決策提供可靠依據。
“現在農村老人多,很多時候未必能發現設備漏水、漏氣等突發狀況,但是我們可以依托平臺隨時跟蹤采暖設備的運行情況,一旦發現設備異常,就可以第一時間聯系用戶,并派遣售后服務人員維護設備。”馬金亮解釋說。
“我們的目標是,讓農民也享受跟城里人一樣優質的采暖服務。”馬金亮說。
張全家能夠完成“四改”,用上各種干凈、環保、智能的生活設施,這其中就有蘭州華能生態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蘭州華能”)的參與和幫助。蘭州華能位于蘭州高新區隴星大廈,是一家專注于綠色建筑與清潔能源應用整體解決方案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如何讓老百姓用上清潔、優質、平價的清潔能源,是這家企業的初心與使命。
20年成就行業龍頭標桿企業
如果你有過農村生活經歷的話,一定會記得那個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的可以煮食物、燒開水的太陽灶。
20余年前,一群從農村走出來的青年敏銳地意識到:太陽灶改變了農村地區使用秸稈、木材、煤炭來燒火、做飯、取暖的傳統方式,這種更安全、清潔和方便的能源收集方式,指向著某種未來。

蘭州華能員工正在使用激光切割機加工太陽能支架上的零件
2003年,蘭州華能生態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這批有志青年組成研發團隊,逐步探索研發出一體式鍍膜聚光太陽灶,大大提高了太陽灶對陽光的利用率。在該款產品取得成功后,他們又很快研發出灶連炕、吊炕、節能鐵炕、簡易水炕、爐帶炕、智能恒溫水暖炕、太陽能暖炕等產品,把服務延伸到農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這一過程中,蘭州華能也逐步成長為甘肅地區清潔采暖行業龍頭標桿企業。
經過多年發展,如今,蘭州華能已經確立了微排建筑、太陽能、生物質能、清潔采暖、污水處理、垃圾處理六大系列產品及系統工程等多元化產業布局,先后完成了數千項農村清潔能源應用及環保工程。近年來,公司多項產品先后走向國際市場,暢銷于巴基斯坦、印度、哈薩克斯坦等發展中國家。
鑄就一支清潔采暖改造生力軍
以前的農村,煤炭、木頭、麥草甚至垃圾都可以成為燃料,這些燃料雖然解決了村民的生活需求,但也污染了農村的人居環境,傷害了村民們的身體,購買煤炭也成了農村家庭每年一筆不小的支出。
蘭州華能副總經理馬金亮說,陽光是免費的,如果能在農村普及太陽能,那將為農村能源應用帶來革命性的改變。

蘭州華能品牌“美家暖”部分產品
順著這一思路,多年來,該公司采用多種新模式和新技術實施太陽能+清潔采暖改造項目,并遵循“因地制宜、因戶施策”原則,不僅充分利用當地氣候、光照條件,而且根據當地生活習慣設計生產產品,保證了公司產品充分有效地發揮作用。
“舉個簡單的例子,隴南的光照條件和臨夏的光照條件是有區別的,適用于隴南的產品不一定適用臨夏。這就需要我們為不同村子,甚至不同院落,設計不同的改造方案。”馬金亮說。
2017年年初,公司決定放棄烤火爐、太陽灶等傳統優勢產品,依托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將企業的主要資源轉向更加適應國家政策及百姓需求的“四改”(即改炕、改暖、改廚、改廁)系列產品,“四改”方案不僅解決了村容村貌這一“面子”問題,還解決了百姓生活這一“里子”問題,涵蓋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這一過程中,公司也發現了單一能源在農村地區供熱中的不足。
“單一能源無法解決農村供熱問題。”采訪中馬金亮說,為此,2020年,蘭州華能率先提出了“鄉村能源站”建設構想,提出“近零排放、零費用用能”的“雙零”目標,實現老百姓從能源消費者到生產者再到受益者的轉變。
為實現農村地區“雙零”目標,蘭州華能已經探索出光能、風能、沼氣、地熱等多種能源綜合利用的清潔采暖技術,把農村的風、水、土壤、陽光等充分利用起來,形成了“多能互補”的格局,為農村采暖帶來更多可能性。
目前,蘭州華能已成為北方地區清潔采暖改造的主力軍,在西北地區累計服務近190萬農村用戶,總計減排二氧化碳800余萬噸,節能折合標準煤320余萬噸,平均每年為每戶家庭節約資金1800元。
微排建筑構建新型環保生活
“微排建筑與傳統建筑有著很多不同。”馬金亮說,就修建步驟來說,微排建筑的墻面、地板、屋頂等部分,甚至各堵墻壁的內外裝飾都是在工廠內修造好的,建房子就是把這些部件在施工現場搭建起來,就像搭積木一樣。
不僅如此,微排建筑還有一個很大的亮點,那就是其低碳環保的特性,這也是蘭州華能專注這一領域的原因之一。值得一提的是,蘭州華能修建的微排建筑內部配備了蘭州華能生產的各類環保產品,這讓整個建筑成了一個零碳的“綠色之家”。
“未來,微排建筑小區可以形成能量生產使用的內循環。”馬金亮說。微排建筑自身就具有太陽能熱水供應、采暖、制冷,高效智能遮陽,太陽能光伏發電,雨水收集利用等功能,其墻體、屋頂、地面,戶外的桌椅、路燈等都可以吸收太陽能,存儲后可為住戶提供生活所需電能、熱能等,并讓這些能量的生產使用形成內部循環。
蘭州華能研究生產微排建筑始于5年前,經過多年研究嘗試,現已投入生產,“蘭州華能有兩條生產線就是用微排建筑修建的,未來我們將嘗試微排建筑的更多可能。”馬金亮說。
讓農民享受優質的采暖服務
蘭州華能的標志是一團由藍色和綠色線條勾勒的火苗造型,寓意著公司推廣清潔能源的決心。
發展中的華能,如今也在為自己搭建更廣闊的舞臺,華能生態清潔能源產業園就是其中之一。
2022年,經臨夏州政府批準成立,華能生態清潔能源產業園落戶于臨夏州和政縣。這家占地1.3萬平方米的園區,是目前西北地區唯一一家以新能源產品研發生產為主營業務的綜合園區,建成后將打造清潔能源一體化產業鏈,具備清潔能源生產、研發、施工、安裝、服務等多種功能。目前,園區已建設完成甘肅省第一條太陽能生產線和第一條燃氣壁掛爐生產線,吸引甘肅旭聯、山東旭德等7家企業入駐。
不僅如此,目前,蘭州華能配套建立了大數據遠程物聯云平臺,不僅實現了對整個系統的監測和控制,還優化了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能耗。該平臺可以實時監控設備狀態,對故障做出預警,收集并分析供熱、環境、能耗等數據信息,及時響應用戶需求;后期該平臺可接入碳計量功能,根據國家統一部署和國家碳排放權交易配額總量,及時報送碳排放量,為清潔能源技術推廣和政府科學決策提供可靠依據。
“現在農村老人多,很多時候未必能發現設備漏水、漏氣等突發狀況,但是我們可以依托平臺隨時跟蹤采暖設備的運行情況,一旦發現設備異常,就可以第一時間聯系用戶,并派遣售后服務人員維護設備。”馬金亮解釋說。
“我們的目標是,讓農民也享受跟城里人一樣優質的采暖服務。”馬金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