碭山縣隸屬安徽省宿州市,位于安徽省最北端,皖、蘇、魯、豫四省七縣交界處,因地處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秋冬季多受北方強冷空氣影響,寒潮頻襲。作為安徽省冬季最冷的五個縣之一,碭山縣因尷尬的地理位置,雖地處中國冬季集中供暖分界線秦嶺——淮河以北,卻一直沒有冬季集中供暖的傳統。自改革開放以來,碭山縣經濟社會高速發展,城區居民生活水平顯著提升的同時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作為光大環境第一個生物質發電項目,自國家出臺生物質發電國補新政后,光大環境碭山項目從發展轉型戰略目標出發,著眼于未來,積極尋找企業創新改革路線。開拓思路,降本增效,從能源利用轉化效率的角度進行探索,生物質熱電聯產或單純供熱的能源利用效率遠高于單純發電,以光大碭山生物質1×130t/h水冷振動爐排、高溫、高壓參數自然循環鍋爐為例,機組純發電能源利用效率僅有28%左右,而供熱能源利用效率可達到65%以上甚至更高。為有序推動傳統生物質單純發電模式向熱電聯產模式轉型升級,加大力度拓展非電業務,進一步提高生物質能生產經營利用效率,2019年光大環境碭山項目對外供熱工程破土開工。工程計劃總投資5140萬元,供熱管網主線長度約12公里,總設計供汽能力90t/h,供暖管網全部建設完成后,可實現碭山縣經濟開發區所有工業企業全面覆蓋,每年可向碭山縣提供清潔熱能源約58.32萬吉焦,相當于節約標煤約7.3萬噸。
為著力踐行以習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高度重視保障和改善民生。近幾年,碭山縣把冬季居民集中供暖工作作為重要民生實事,加大力度,多措并舉,積極推進城區供暖綜合管廊設施建設,積極落實并啟動集中供暖民生工程規劃改造。碭山縣居民供暖工程自2018年開始建設,熱力市政供暖管網設計供熱輻射面積達400萬平方米,主要熱源由光大環境碭山電廠對接提供。為加快接入碭山縣城區居民供熱系統,秉承光大環境“創造更好投資價值,承擔更多社會責任”的企業追求,光大環境碭山項目積極推進廠區內居民供暖換熱首站的改造建設。2018年12月1日正式開始城區居民供暖,2020年12月1日開始低真空循環水城區居民供暖,至今已圓滿完成四季居民供暖,解決25000余戶家庭的冬季供暖需求,累積完成居民供熱超過10萬戶,提供居民供熱面積150萬平方米,余熱利用量超過30萬GJ,既創造了經濟效益又創造了環保效益(節能減排)更保障了民生,從而助力碭山冬季居民集中供暖從零開始即越級實現了“人暖天也藍”的供暖目標。
供熱事關百姓冷暖,是民生頭等大事。碭山縣居民供暖工程規劃建設至今,供熱管網已覆蓋近26個居民小區,極大緩解了碭山市民日益增長的供暖需求,填補了當地清潔取暖的空白。你在南方的“暖”冬里大雪紛飛,我在北方的暖氣里四季如春,碭山人民從此告別了冬季取暖基本靠抖的時代。在未來3到5年之內,碭山縣居民供暖覆蓋面積將達600萬至700萬平方米,完成居民小區的全覆蓋后,碭山縣的廣大百姓都將享受到集中供暖的實惠,享受到溫暖舒服的冬天。
作為光大環境第一個生物質發電項目,自國家出臺生物質發電國補新政后,光大環境碭山項目從發展轉型戰略目標出發,著眼于未來,積極尋找企業創新改革路線。開拓思路,降本增效,從能源利用轉化效率的角度進行探索,生物質熱電聯產或單純供熱的能源利用效率遠高于單純發電,以光大碭山生物質1×130t/h水冷振動爐排、高溫、高壓參數自然循環鍋爐為例,機組純發電能源利用效率僅有28%左右,而供熱能源利用效率可達到65%以上甚至更高。為有序推動傳統生物質單純發電模式向熱電聯產模式轉型升級,加大力度拓展非電業務,進一步提高生物質能生產經營利用效率,2019年光大環境碭山項目對外供熱工程破土開工。工程計劃總投資5140萬元,供熱管網主線長度約12公里,總設計供汽能力90t/h,供暖管網全部建設完成后,可實現碭山縣經濟開發區所有工業企業全面覆蓋,每年可向碭山縣提供清潔熱能源約58.32萬吉焦,相當于節約標煤約7.3萬噸。
為著力踐行以習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高度重視保障和改善民生。近幾年,碭山縣把冬季居民集中供暖工作作為重要民生實事,加大力度,多措并舉,積極推進城區供暖綜合管廊設施建設,積極落實并啟動集中供暖民生工程規劃改造。碭山縣居民供暖工程自2018年開始建設,熱力市政供暖管網設計供熱輻射面積達400萬平方米,主要熱源由光大環境碭山電廠對接提供。為加快接入碭山縣城區居民供熱系統,秉承光大環境“創造更好投資價值,承擔更多社會責任”的企業追求,光大環境碭山項目積極推進廠區內居民供暖換熱首站的改造建設。2018年12月1日正式開始城區居民供暖,2020年12月1日開始低真空循環水城區居民供暖,至今已圓滿完成四季居民供暖,解決25000余戶家庭的冬季供暖需求,累積完成居民供熱超過10萬戶,提供居民供熱面積150萬平方米,余熱利用量超過30萬GJ,既創造了經濟效益又創造了環保效益(節能減排)更保障了民生,從而助力碭山冬季居民集中供暖從零開始即越級實現了“人暖天也藍”的供暖目標。
供熱事關百姓冷暖,是民生頭等大事。碭山縣居民供暖工程規劃建設至今,供熱管網已覆蓋近26個居民小區,極大緩解了碭山市民日益增長的供暖需求,填補了當地清潔取暖的空白。你在南方的“暖”冬里大雪紛飛,我在北方的暖氣里四季如春,碭山人民從此告別了冬季取暖基本靠抖的時代。在未來3到5年之內,碭山縣居民供暖覆蓋面積將達600萬至700萬平方米,完成居民小區的全覆蓋后,碭山縣的廣大百姓都將享受到集中供暖的實惠,享受到溫暖舒服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