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30日,位于北京市通州區潞城鎮的中油熱1井開鉆,標志著北京市首個中深層地熱供暖試點示范項目正式啟動。項目由中國石油承攬,華北油田具體實施,對助力首都創建綠色供熱體系、實現綠色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2021年10月22日,北京市城市副中心黨工委專題會上將城市副中心0701地熱供暖項目選為試點項目。作為北京市城市副中心建設重大工程之一,這一項目是中國石油與北京市政府在新能源領域深化戰略合作的標志性工程。項目包括鉆探地熱井5口,新建地下熱源站1座。首口開鉆井設計井深3000米,預計開采溫度55攝氏度。
圍繞北京市清潔能源發展總體要求和“十四五”規劃,項目供暖采用深層地熱+市政大網耦合供熱方式。實施后可形成35.3萬平方米地熱供暖,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7650噸。
為確保試點項目切實起到示范效應,在技術應用上,華北油田采用先進的“取熱不耗水,等量同層回灌”技術序列,包含地熱資源精細評價、全周期開發方案設計、優質高效鉆采灌配套技術、全密閉高效地面工藝設計、“地熱+”多能耦合智能運營五大核心技術,實現地熱尾水百分之百同層回灌;在鉆井方式上,采用叢式鉆井方式,與熱源站結合集約布井,并通過工廠化施工模式實現鉆完一體化高效施工,節約土地資源;在鉆井設備上,采用最新研發投產的車載自動化超級單根鉆機,配備靜音動力系統、電動頂驅及1300HP電動泥漿泵;在施工過程中,全程采用泥漿不落地系統,加大施工現場揚塵管理力度,確保項目高起點、高效率、高質量、綠色環保。
北京市地質構造上位于冀中坳陷北部,深層地熱資源與中國石油開發的潛山地熱資源相似,而潛山油藏是華北油田冀中區域的主力油藏之一。華北油田在深層地熱供暖應用領域具有強大技術優勢,40多年來相繼在京津冀地區成功開發應用多個地熱項目,形成800萬平方米以上的中深層地熱供暖業績。
隨著我國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地熱供暖制冷的發展空間越來越大。華北油田新能源領域首席技術專家羅寧介紹,中國石油擁有北京區域內豐富的重磁電震、鉆井等地質資料,中深層地熱供暖試點示范項目的成功實施,有助于華北油田在本行業形成一套可推廣可復制的清潔發展典型模式,助力國家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為實現綠色低碳發展提高效率、降低減碳成本。
截至目前,華北油田已有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安置房四期地熱供暖項目、通州東南部中深層地熱試點項目、大興區采育鎮地熱供暖項目、中國石油昌平科技園供熱制冷試驗項目等4項項目納入北京市2023年政府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其中,通州東南部中深層地熱試點項目被列為北京市2023年重點工程。
2021年10月22日,北京市城市副中心黨工委專題會上將城市副中心0701地熱供暖項目選為試點項目。作為北京市城市副中心建設重大工程之一,這一項目是中國石油與北京市政府在新能源領域深化戰略合作的標志性工程。項目包括鉆探地熱井5口,新建地下熱源站1座。首口開鉆井設計井深3000米,預計開采溫度55攝氏度。
圍繞北京市清潔能源發展總體要求和“十四五”規劃,項目供暖采用深層地熱+市政大網耦合供熱方式。實施后可形成35.3萬平方米地熱供暖,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7650噸。
為確保試點項目切實起到示范效應,在技術應用上,華北油田采用先進的“取熱不耗水,等量同層回灌”技術序列,包含地熱資源精細評價、全周期開發方案設計、優質高效鉆采灌配套技術、全密閉高效地面工藝設計、“地熱+”多能耦合智能運營五大核心技術,實現地熱尾水百分之百同層回灌;在鉆井方式上,采用叢式鉆井方式,與熱源站結合集約布井,并通過工廠化施工模式實現鉆完一體化高效施工,節約土地資源;在鉆井設備上,采用最新研發投產的車載自動化超級單根鉆機,配備靜音動力系統、電動頂驅及1300HP電動泥漿泵;在施工過程中,全程采用泥漿不落地系統,加大施工現場揚塵管理力度,確保項目高起點、高效率、高質量、綠色環保。
北京市地質構造上位于冀中坳陷北部,深層地熱資源與中國石油開發的潛山地熱資源相似,而潛山油藏是華北油田冀中區域的主力油藏之一。華北油田在深層地熱供暖應用領域具有強大技術優勢,40多年來相繼在京津冀地區成功開發應用多個地熱項目,形成800萬平方米以上的中深層地熱供暖業績。
隨著我國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地熱供暖制冷的發展空間越來越大。華北油田新能源領域首席技術專家羅寧介紹,中國石油擁有北京區域內豐富的重磁電震、鉆井等地質資料,中深層地熱供暖試點示范項目的成功實施,有助于華北油田在本行業形成一套可推廣可復制的清潔發展典型模式,助力國家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為實現綠色低碳發展提高效率、降低減碳成本。
截至目前,華北油田已有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安置房四期地熱供暖項目、通州東南部中深層地熱試點項目、大興區采育鎮地熱供暖項目、中國石油昌平科技園供熱制冷試驗項目等4項項目納入北京市2023年政府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其中,通州東南部中深層地熱試點項目被列為北京市2023年重點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