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熱方面,2016年度供熱設施建設投資1.4億元,市城區自供熱體制改革以來已累計投資13億元進行供熱工程建設,完成了熱源、主管網、換熱站的綜合性建設改造。濱化熱電熱源投產后,市城區形成魏橋熱電、大唐熱電、濱化熱電三大熱源為基礎的完善的供熱體系,市城區供熱能力達3500萬平方米。
為確保新建小區供熱管網質量,將繼續加強新建小區供熱管網規范化管理。2016年9月26日發布實施了《濱州市供熱條例》,成為了濱州市第一部地方性法規。2017年將推進出臺《濱州市供熱條例》配套政策,目前已起草完成供熱“大配套”及院內供熱管網移交辦法的初步方案。
另外,截至2016年底,市城區248座換熱站及混水站全部實行無人值守,兩家熱力公司全部建設完善供熱自動化控制平臺,實現了供熱計量系統與無人值守換熱站及供熱總控平臺的一體化銜接。真正實現了供熱計量數字化、節能控制智能化、住戶用熱自主化、政府監管網絡化。2016-2017采暖季,市城區具備供熱計量條件的212個小區(單位)將繼續實行供熱計量收費,促進用戶行為節能。
2017年,所有新建建筑不安裝供熱計量裝置的一律不予辦理院內供熱管網竣工驗收備案,同時對市城區達到供熱計量條件的建筑繼續全面實行熱計量收費。并試點開展集中供熱繳費、退費到戶制度,提升集中供熱服務水平。
為確保新建小區供熱管網質量,將繼續加強新建小區供熱管網規范化管理。2016年9月26日發布實施了《濱州市供熱條例》,成為了濱州市第一部地方性法規。2017年將推進出臺《濱州市供熱條例》配套政策,目前已起草完成供熱“大配套”及院內供熱管網移交辦法的初步方案。
另外,截至2016年底,市城區248座換熱站及混水站全部實行無人值守,兩家熱力公司全部建設完善供熱自動化控制平臺,實現了供熱計量系統與無人值守換熱站及供熱總控平臺的一體化銜接。真正實現了供熱計量數字化、節能控制智能化、住戶用熱自主化、政府監管網絡化。2016-2017采暖季,市城區具備供熱計量條件的212個小區(單位)將繼續實行供熱計量收費,促進用戶行為節能。
2017年,所有新建建筑不安裝供熱計量裝置的一律不予辦理院內供熱管網竣工驗收備案,同時對市城區達到供熱計量條件的建筑繼續全面實行熱計量收費。并試點開展集中供熱繳費、退費到戶制度,提升集中供熱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