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市第一中學(新校區)完成熱計量改造,成為我市首個實現熱計量的公建建筑,經過一個采暖期的運行,供熱效果良好,被師生們稱為“無感節能”。近日,經測算,該校共實現節能5000吉焦,相當于170噸煤產生的熱量。
每天早上5點左右教室開始升溫,學生進入教室后,已經達到要求溫度,此時,學生宿舍開始降溫,晚上則教室停暖,宿舍升溫。“教室和宿舍都挺暖和的,和往年沒有差別。”學生李磊說。而在相同的供熱效果下,經此次施工單位普祥能源服務有限公司測算,整個供暖期共節能5000吉焦,相當于170噸煤產生的熱量。“熱計量改造完成后,只要動動鼠標,就能規定什么時間室內達到多少溫度,不但能分時段供熱,還可以根據天氣情況調節室內溫度,實現人性化。”普祥能源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說,工作人員通過遠程控制,在電腦上對市第一中學的用熱情況進行設置,極大提高了供熱效率。
每天早上5點左右教室開始升溫,學生進入教室后,已經達到要求溫度,此時,學生宿舍開始降溫,晚上則教室停暖,宿舍升溫。“教室和宿舍都挺暖和的,和往年沒有差別。”學生李磊說。而在相同的供熱效果下,經此次施工單位普祥能源服務有限公司測算,整個供暖期共節能5000吉焦,相當于170噸煤產生的熱量。“熱計量改造完成后,只要動動鼠標,就能規定什么時間室內達到多少溫度,不但能分時段供熱,還可以根據天氣情況調節室內溫度,實現人性化。”普祥能源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說,工作人員通過遠程控制,在電腦上對市第一中學的用熱情況進行設置,極大提高了供熱效率。
除了實現節能減排的社會效益,全新的融資方式也是此次改造工程的一個突破。據了解,去年10月,市第一中學與普祥能源服務有限公司達成協議,由普祥公司出資對新一中進行熱計量改造,改造面積9萬余平方米。改造完成后,公司與學校按比例對每年的節費數進行分成,6年后,企業撤出,節能收益全部歸學校所有,從而破解了熱計量改造的融資難題,為熱計量在公建建筑的推廣提供了良好的模式。